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今日要闻 > 正文
节俭,是一种境界
2014-06-12 08:38:22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本报评论员

  俭以养德,奢以败德。但生活中,节俭与奢靡,往往只在一念间。

  从字面上理解,节俭是节约、简朴两个层面的交集。人们所需求的物质,无非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自然资源的占有,一是凝结于其中的人的劳动。所以,节俭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珍惜和对别人劳动的尊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处在贫弱抑或富裕的环境都能始终保持节俭,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一旦拥有这样一股子精气神,即便遭遇艰难困苦,也定能闯出一条路子来。

  厉行节俭,体现着自觉、自律的精神境界。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中共领导人简陋的生活条件和简朴的生活方式后,由衷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神奇力量便是“兴国之光”。电视纪录片《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镜头——身边工作人员劝主席换掉满是补丁的毛巾毯,毛泽东回答道,“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起。”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这种与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共淡”的自觉、自律,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拉动”是助推发展的活力。但消费不是浪费,更不等同于奢侈和铺张。奢华的生活,并非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样,节俭也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于个人而言,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于民族而言,节俭是一种美德,于国家而言,节俭是夯实执政根基的基石。

  厉行节俭,体现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一种崇德向善的精神境界。先哲老子将“俭”视为为人处事的三宝之一,孔子则把“俭”和温、良、恭、让视为同样重要的品德。追溯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归于“兴于勤俭,亡于奢靡”的历史轨迹。

  中国家庭历来讲究“勤俭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微观而言,是对家风的奉劝和对道德的标榜;宏观而论,是对社会主流价值标定和崇尚。物质匮乏时,因为贫困而节俭,或许是迫于无奈;物质充裕时,能在富足中享受节俭的乐趣,则是一种精神境界,一份阅尽铅华之后的平淡和自由。

  勤俭是成事之基,也是可持续发展之道。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节俭,其实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关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我们必须正视并警觉快速发展过程中身边那些触目惊心的浪费现象。这样的浪费,耗损着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破坏着荫被子孙后代的自然生态。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谁来养活中国”的发问,固然带有一层危言耸听,但一只脚刚步入小康门槛的中国,绝对没有理由随意挥霍浪费,否则,就难以逃脱“温水煮青蛙”的宿命。

  厉行节约,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浪费。物质充盈的时代,在全社会倡导“节俭养德”,不仅仅因为俭以养德、敬天惜物是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质,更因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下真正的时尚,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能否涵养起“节用于内,树德于外”的境界,肩负起这份历史所赋予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的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