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节俭养德 > 正文
湖师大师生节水故事:“耗电王”退役的背后
2014-06-11 09:08:1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姚学文] [责编:荆彩] 字体:【

  节俭养德全民行动·从我做起

  “耗电王”退役的背后

  ——湖南师范大学师生节水节电故事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粟用湘

  6月6日,湖南师范大学南院食堂旁,一个巨大的铝合金圆桶静静地“站”在那里。知情人告诉记者,那是已退役一年多的电热水锅炉。

  南院有体育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学生4000多人,洗澡是个大问题。以前,学校用的煤锅炉。煤锅炉,耗煤多,严重污染环境。本世纪初,南院校区后勤服务中心将煤锅炉换成电锅炉。

  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新问题接踵而至。“电锅炉每天耗电400多千瓦时,一个月1万多千瓦时电,是个‘耗电王’。”水电管理员毛德跃说:“学生们洗澡又不节制,有些人一洗就是半小时,既浪费水,又浪费电。”而且,由于锅炉负荷所限,每天只能热10吨水,配备20多个洗澡管位,勉强满足女同学们的洗澡要求。

  起初,学校对用电限制不严,南院后勤中心还没当回事。

  “整个后勤系统往往就是一个机械电表,具体到每个部门、单位,用多用少一个样。这样很多人不会去算经济账。”学校水电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海萍介绍。

  2008年学校将水电改革列为后勤改革的重点,推行精细化表计管理,对机关和学院实行用电指标化,对校内经费自筹单位和校外转供户用水用电完全市场化。

  新的管理模式后,南院后勤中心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来。几经考虑,2012年5月,中心决定将电锅炉改为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地下能源:冬天,把地下的热气引上来,把冷气输下去;夏天,把地下的冷气引上来,把热气输下去。既节能,又环保。每天可烧70吨水,耗电量仅200千瓦时。洗澡管位增加到100多个,还可以带动食堂20台空调。有关部门还在每个洗澡位的开关处,安装了智能ID卡,实行量化控制,每个人洗澡,用多少水出多少钱,很精细。“用水和出钱挂钩后,学生们洗澡时间大大缩短,用水节约了不少。”毛德跃说。

  美术学院曲湘建老师的工作室里,曲湘建正开着风扇在投入地画画。曲湘建说,以前他很喜欢通宵开空调,现在习惯了开风扇。学院院长朱训德介绍,学校实行用电指标化后,学院每年的用电指标为30余万千瓦时。整个学院有几十间教室,几十间教师工作室。怎么办?学院也只好细化表计管理,把IC卡电表安装到每个教师工作室,并细分指标,超指标自己掏钱购买,教室则由院行政办负责检查和巡视。办法很奏效,如今,大家都有了自觉节约意识。能开风扇的,不会开空调。能开一台空调的,不会再开两台空调。

  该院有个陶器烧制炉,用来烧制师生们的陶制艺术品。以前用电,也是个“耗电王”,后来改用了液化气。“液化气烧制,火大,效果更好,且耗能大大降低。”朱训德颇有感触地说。

  6月长沙的天气,已开始闷热,走进校党委书记张国骥的办公室,里面既没有开空调,也没有开风扇。“我已经习惯了如此。”张国骥说,“指标化管理后,不仅每个机关、学院用电有指标,校领导一样受指标限制”。

  如今,在师大,师生们自觉节水节电,“人离灯熄、人走水关”已司空见惯。而以往,办公楼和教学楼内,浪费水、电的现象时有发生,人走了,灯却一直亮着。水龙头,也常没人关。谈起前后的变化,张国骥说:“这得益于学校近年来推行的水电管理改革”。

  有数据为证,2007年,全校水电净支出超过2700万元。近几年,在学校新建7栋学生宿舍、1个食堂、6栋教学楼,原有楼栋的水电负荷也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学校水电费净支出却连续四年不升反降。2012年,全校水电净支出仅1700万元,与5年前比,减少了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