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有园上,还要上好园——农村学前教育的调查
2014-05-21 06:54: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姚学文] [责编:彭彭] 字体:【

  有园上,还要上好园

  ——农村学前教育的调查

  本报记者 姚学文

  “我们好想有玩具玩啊!”

  【现场镜头】

  5月13日上午10时许,调研组走进武冈市龙溪镇石洪村幼儿园。租借在村委会办公楼一层的这所幼儿园,在农村幼儿园中条件还算不错,新建的办公楼、水泥地面的室外活动场所、红砖围成的围墙,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幼儿园园长邓桂香介绍,该幼儿园原来租借在闲置的石洪村小校园内,因为条件差,去年底搬迁到这里,硬件设施大为改观。尽管如此,调研组发现,来自周围五六个村的孩子160多人,分为5个班,平均每个班30多个孩子。但每个教室仅12平方米左右,桌子凳子一放,几乎没有多少活动空间,孩子们挤在桌子当中,进出都有些困难。

  “我们好想有玩具玩啊!”当有人问一个小朋友是否喜欢玩具时,他的回答令人有些心酸。

  在记者的印象中,玩具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学需求。然而,巡视一周,室内和室外都没有看到几个玩具。只在小班的教室后面,放着几个小木马。调研组组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尔源问:“孩子们的玩具在哪里?”邓桂香赶紧跑到教室里去找,好不容易找出一些用塑料袋装的小拼图。

  【发展状况】“入园难”缓解,提质成当务之急

  不只是石洪幼儿园如此,洞口县的几所幼儿园,情况也大体如此。由私人老板尹冬桃2009年投资兴办的山门镇小苹果幼儿园,是一所有独立办学场所的幼儿园,教室也还宽敞,但每个教室后面只有一个很小的休息室,放了几张床,供一些想睡觉的孩子休息。室内、室外也看不到几个玩具。

  省教育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成绩令人鼓舞。截至2013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前教育机构12200多所,比2010年增加4400多所,增长56%。在园幼儿191万人,比2010年增加49万人,增长35%。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52.7%,增加到2013年的69.2%,提高16.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到2013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62%”的目标。

  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农村。洞口县现有幼儿园97所,3所幼儿园正等待审批,还有小学附设的学前班209个,全县在园在班幼儿总数2.47万人,全县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76.8%。武冈市共有农村幼儿园197所,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100%,学前一年入园率52.1%。

  湘乡市三年前有各类幼儿园228所,学前一年和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96%和54%。而目前该市有各类幼儿园197所,学校带办或附设的67个,学前一年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100%和75.35%。湘潭县的一年和三年学前教育率分别达到100%和86.6%。

  “一路看来,既让人高兴,也令人揪心。”梁尔源说,“高兴的是,农村‘入园难’基本缓解,每个孩子都‘有园上’。揪心的是,幼儿园条件过于简陋,不少幼儿园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很少。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办园质量,重点是如何改善办园条件。”

  【专家呼声】能否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造成农村幼儿园办园简陋的原因是什么呢?

  省人大代表李和分析,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性不足,是导致农村办园条件简陋的重要因素。从政府投入来说,财政投入极其有限,而且主要是投在城区的公办幼儿园。以民办为主的农村幼儿园起点低,收费价格偏低,不仅容易导致幼儿园低水平运作,而且难以扩大投资。

  调研中,记者发现,农村幼儿园、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幼儿园,收费确实很低。洞口县山门镇小苹果幼儿园每学期的保教费、伙食费和接送费,仅分别为800元、250元和100元。武冈市石洪幼儿园的收费情况也差不多。如此低廉的收费,幼儿园要保运作,老师需要工资,投资人要收回成本,哪里还有多少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呢?

  李和建议,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本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采取联办、股份合作等形式创办农村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村民自治组织创办村级幼儿园。

  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汤策程认为,幼儿园发展所需资金几乎全部依赖于幼儿园收费,省里为民办实事农村公办幼儿园项目园每一所以奖代拨款仅15万元,既导致基础设施滞后,也导致公办园“有名无实”。为此,他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洞口县副县长杨莉建议,中央、省、市进一步加大将学前教育办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生均办学经费补助标准,研究制定贫困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府购买服务的中央、省级财政支持政策。

  湘潭县教育局局长李建军建议从政策层面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力度,以便使学前教育资源更加合理。

  “我的快乐和童年去哪儿了?”

  【现场镜头】

  5月14日上午9时许,调研组走进湘乡市毛田镇快乐宝贝幼儿园,一阵悦耳的《弟子规》电视播放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记者走进一楼右边的房间,心里颇有些吃惊,15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塞了30多个孩子,加上30多张桌椅,真可谓“济济一堂”。里面只有一个窗户,光线颇有些暗淡。一台电视机挂在墙上,里面正在播放《弟子规》的电视教学篇,孩子们一个个在仰着头观看。

  该幼儿园园长谭建辉介绍,这所房子是她妈妈的房子。2009年,她投资将其改造成幼儿园。目前幼儿园共有5个班,150多个幼儿。记者粗略一看,发现每个房间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有一个窗户,光线不太好,房间里多的有30多个孩子,少的也有20几个孩子。老师们有的在教孩子们认字,有的在教孩子们算数。

  【发展状况】保教行为逐步规范,但“小学化”现象依然严重

  “这哪里是幼儿园,分明是小学。”调研组有人在嘀咕。一路走来,调研组发现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还很普遍。武冈市龙溪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由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去年8月正式开园。这所幼儿园占地近10亩,其硬件设施在农村可以说是一流的幼儿园。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所公办幼儿园里,幼儿园负责人在介绍办园的情况时,竟然还将开展《三字经》教学作为经验介绍。

  据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贺安溪介绍,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省将规范办园行为作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出台了《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幼儿园办园标准》和《简易幼儿园基本条件(试行)》等制度,为各地分级分类审批和管理幼儿园提供了依据。还出台规范民办幼儿园治理的《民办学校年度办学情况评估原则指导意见》,促进幼儿园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同时,每年还在全省开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专项检查,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违规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责令限期整改。

  “通过这些努力,幼儿园办学行为越来越规范。”贺安溪说,“但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保教质量差距大,农村幼儿园小学化依然严重。突出表现在保教活动中重智轻德,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及各种能力培养。”

  【专家呼声】幼儿教育要立足全面发展,短视是错误的

  “幼儿园重点是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开心地逐渐融入集体,而不是学习。”

  “幼儿最忌讳的就是长时间看电视,让孩子们看动画片、看教学篇,管理倒是好管理了,可是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育。”

  对于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专家们忧心忡忡。

  在专家们看来,“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原因有多个方面。从客观上讲,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少,条件相对较差。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活动空间和设施、设备配备不足,从而限制了一些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

  从主观上而言,首先是一些老师和办园者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些偏差,把学前教育等同小学教育。而一些家长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往往逼着幼儿园不得不进行“小学化”的教学。而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欠缺,也是导致“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贺安溪表示,省教育厅今年将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通过实验探索《指南》本土化途径,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科学保教的认识和能力。

  李和建议加大农村幼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可以采取城乡牵手、农村教师进名校、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幼师。也可以采取“名园带民园、名园办民园、上挂和下派”等形式,发挥城区优质园、公办园的带动力量。

  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亚健建议,发挥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重点是把乡镇中心幼儿园办成示范性幼儿园,并加强对其管理和评估。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建平建议,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师资水平、保教质量、管理水平和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全社会公示,以督促其提高办园质量。

  “最头痛的是好教师留不住”

  【现场镜头】

  “我现在最头痛的是好教师留不住。”5月12日,调研组来到洞口县山门镇小苹果幼儿园,幼儿园负责人坦诚地告诉记者。该园目前有6个班,180多个幼儿,教职工13人。除去厨师、司机和管理者,每个班还不到一教一保。自2009年开园以来,在当地还算一家比较有影响的园所。

  说起办园的难处,这位负责人动情地说,学生流动性太大很头痛。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多,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孩子大一点、懂事一点,一些家长就把孩子带到城里去了。“更令人头痛的是教师流动性太大,好教师留不住。”据介绍,该园的保教费、伙食费和接送费,分别为每学期800元、250元和100元。而教师的工资每月在1800元上下,还包吃包住。保育员低一点。这样一年开销下来,赚不了多少钱。即使如此,教师还很难留住。“每年总要走一至两个人,流动率往往超过30%。”

  【发展状况】队伍水平大幅提高,整体素质仍待提升

  记者了解到,幼儿园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优秀教师缺乏,是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越是位置偏僻的幼儿园,优秀教师越难留住。据省人大代表李和介绍,湘潭县某镇10所民办幼儿园,没有一名合格资质的幼师。

  三年行动计划中,我省各级都加大了对幼儿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一是实施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遴选了一批优秀青年幼师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办编制幼师队伍,或通过转岗等方式,不断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同时,选送优秀初中毕业生参加大专层次的幼师专业学习。从2009年以来,全省共招收1923名定向生。二是通过“国培”、“省培”及“市培”,分级、分类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2011至2012年,仅国家就投入培训资金4700万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12500多人。

  各地也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招考招聘幼儿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洞口县2012年至2013年,共招考公办幼儿教师30名,今年还计划招考33名。此外,还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了45人,实行定向培养。近两年,武冈市也公开招聘36名公办幼儿园教师,免费委培了53名。湘乡和湘潭县则着重抓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然而,目前幼儿教师缺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在洞口,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教师,普遍是农村小学网点调整后未经培训的转岗富余教师,还有一部分是临时聘任的,且年龄老化严重,持证上岗率、学历达标率较低。民办幼儿园中,还有近15%的教师没有幼师资格证,且都是一些40岁以上的人,取得资格证很困难。

  在武冈,幼师缺编也很严重,一些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幼师的配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二教”标准,有些幼儿园“一教一保”都难保证。

  【专家呼声】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人难进、难留人问题

  大家认为,村幼儿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缺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难进,二是难留人。

  为什么会人难进?邵阳市教育副局长汤策程分析得颇为透彻:现在公办幼儿园招考幼儿教师的法定道路,实际还没有打开。因为公办幼儿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姓“公”,大多数农村新建幼儿园,仅仅是产权上的公有,既没有机构代码、也无教职工编制、更无财政经费。也就是说,现在农村公办幼儿园进教师,幼儿园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定机构资质,编办不会给编制,财政也不会拨经费。实际上,现在幼儿园招考的公办教师,都还是以小学教师的名义进的,占用的是小学教师的编制。

  为什么会难留人?洞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曾晓桃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幼儿教师待遇偏低,一般都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而且越偏远地区、规模越小的幼儿园,教师待遇越低。二是工作辛苦。农村幼儿园一般都是实行一教一保,一个教师从清早一直要管到下午四五点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可是待遇却不高。三是很多教师对前途感到渺茫,干不了几年,有的换了别的幼儿园,有的则改行了。

  如何充实幼儿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贺安溪建议,尽快出台有关幼儿教师编制、待遇、职称评审等政策,以便让地方政策出台有依据。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及早出台生均经费标准。

  洞口县教育局局长曾广增建议增加幼儿教师专项培训经费,健全培训网络,“国培”、“省培”要在培训指标上多向贫困区县和农村幼儿园倾斜。

  李建军建议扩充幼师获取资格证的平台。他说,目前从业获取资格证的平台较窄,湘潭县就只有一个县职校有幼师班,而且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成人取得资格证的渠道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