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新闻大片”的感染力
2014-04-28 08:58:2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勇 周倜] [责编:荆彩] 字体:【

  “新闻大片”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特别报道《绝对忠诚》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周倜

  11个摄制组,横跨12省区市,历时1月有余,行程10多万公里,拍摄完成11集电视新闻特别报道《绝对忠诚》。4月8日至18日,湖南卫视新闻中心在《湖南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这组特别报道,满怀激情为人民科学家立传,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相关评论文章在微博、微信等互动社区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视频在华声在线、红网等专题网页上点击量超过2000万人次,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200余家网站转发报道。

  近日,记者走进报道团队,探寻其成功背后的故事。

  中科院走进一队来自湖南卫视的年轻人

  今年3月11日,中国记协与湖南省委宣传部在北京召开“践行‘走转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暨电视系列报道《县委大院》研讨会”。这是中国记协首次为单个电视新闻作品举行研讨会。“新闻是今天的现实、明天的历史”,“新闻要提供观念、提供思想”,专家们的观点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吕焕斌提出要做真新闻、湖南卫视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要成为一代人或几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的追求高度重合。然而,专家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县委大院》研讨会之后,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又在酝酿一个重量级题材,它就是《绝对忠诚》。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年代,有些人信仰缺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出现流失现象,社会上存在一种不平情绪,《绝对忠诚》就是要用媒体的力量,传播爱国、忠诚、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它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点。忠诚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新闻中心主任杨壮这样阐述策划《绝对忠诚》的初衷。随着团队成员集体智慧的一次次撞击,策划案终于在首都北京正式成型。

  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中科院走进一队来自湖南卫视的年轻人,他们在全国两会报道之余,来此发现和遴选《绝对忠诚》新闻报道的人物线索。该院有大批科学家,常年工作在雪山冰原、海岛荒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孤寂,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不少还是湖南籍人士。线索碰头会上,这队年轻人决定从原来只选湖南籍科学家的思路拓展到面向中科院、解放军总装备部序列的中国科学家,并最终选定11位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维系着国防、生态、能源、粮食、气候等领域国家安全的人民科学家,作为首期采访对象。

  《湖南新闻联播》节目负责人李越胜曾对即将出征的记者说:“科学家是处在人才金字塔塔尖上的精英群体,本来最有‘知本’去兑换财富和优越的生活,可是他们甘守寂寞与清贫。我们要通过对他们的报道,为时代找魂,打捞一种可以成为民族脊梁的精神。”

  然而,这些科学家素来淡泊名利,没时间也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张筱玺领到的选题人物是“人造太阳”项目领头人李建刚。面对电话中婉拒的李建刚,记者带上《县委大院》光碟和书籍,主动上门,先放节目视频给李建刚看,让他了解湖南卫视的新闻追求和价值理念。通过一次次真诚的沟通,关闭的大门终于向他打开了。

  分别时,科学家把签有名字的斗笠送给记者留念

  一头扎进戈壁、海疆、森林、沙漠里的记者们,一下子发现了科学家们很多好故事。人民科学家确实值得致敬!

  能对火箭安危负责的“数据处理王”车著明的老母亲住在乡下,一日三餐做饭用的火膛连个灶台都没有,而他却拒绝了某公司年薪40万元的邀请;天文观测科学家王俊杰在西藏羊八井留下了永久性高原型高血压后遗症,但他宁可“战死沙场也不当逃兵”……

  为了把这些人民科学家的故事讲好,摄制组与采访对象共同生活数天,最多的一起待了18天;总共采集到132个小时的新闻素材,并从中提炼出两个半小时的系列报道……《绝对忠诚》采访团队以赤诚之心践行“走转改”要求。

  皑皑祁连山,一步一个险,采访陈仁升杨建平夫妻的记者尹中、杨程一行,正赶上天降大雪,路面结冰厉害,车子时不时打滑、往后退。然而,他们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一路吼着“加油,加油”为自己鼓劲,推着车往上滑,500多公里的路走了一整天,第二天两人还连续拍摄10多个小时。记者熊军到达青海格尔木海拔4700米的冰原冻土科研基地时出现高原反应,头痛难忍,十分难受,科学家吴通华担心他出现生命危险,要先把他送下山,可熊军说报道没有做完,坚持不下山。“对!星轨,星轨图最能将心中对科学家的敬意蕴含其中。”灵感在采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加注指挥员高敏忠的记者脑海里诞生,晚上10点多钟,摄像龚文彬、王家熹从床上爬起,来到卫星发射塔架旁,架起三脚架,用照相机拍摄星空。晚上风大,必须蹲守,不然三脚架会被吹跑,7个小时,每隔15秒曝光一次,拍了1500张照片,第二天凌晨5点多拍摄结束后,处理成一张美妙绝伦的酒泉航天城星轨图。记者聂雄采访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会同实验站站长汪思龙,分别之时,汪思龙把签有自己名字的斗笠送给聂雄作纪念,这顶斗笠跟了汪思龙许多年,与其说是送给一个记者,不如说汪思龙是代表科学家,对湖南卫视新闻报道组给予褒扬。

  科学家的精神感动着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年轻记者团队,引发了他们对人生、对生活的咀嚼:科学家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也会碰到工作、生活的不少困难困惑,其实每个人都像一颗星星,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发着自己身上的光,大家并未怎么注意,但只要有这种光,即或对个人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共同的光照中,璀璨无比的星轨却形成了。

  新闻也可以如此美丽而抒情

  连日来,不少观众谈及《绝对忠诚》新闻报道的观后感,纷纷表示:平时电视里常见的“记者举着话筒与被采访人一问一答”的镜头不见了,想不到新闻也可以做得如此美丽而抒情。

  刘安戈、李欣、邓皎等记者透露,出发前,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有规定:禁止拿话筒采访,禁止导演摆拍,禁止“假、大、空”,重点不在面对面采访科学家说什么,而是跟踪式、隐藏式拍摄,记录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创新表达方式,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是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一直坚守的理念。

  于是,观众看到了浩瀚高原戈壁,风卷狂沙,鹰击长空,猎猎旌旗;每到动情之处,会有小号声声的背景音乐响起,该节目采用了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手法,利用高速摄影等特种设备,强化了镜头语言的叙述性与感染力。

  《湖南新闻联播》只有不到30分钟的时间,在10来分钟特别报道主体内容之上,再加上近5分钟电视评论和片头、片尾宣传片,湖南卫视用全新的编排,颠覆了传统新闻的陈旧表达。对此,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龚政文认为,电影有大片,电视剧有大片,但是新闻很少有大片概念。“新闻大片”,就是从长度、宽度来讲要有一定的容量,要有核心价值在支撑,不同于一般新闻比较粗朴的面貌,要有很多画面、叙事、音效等讲究,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绝对忠诚》没有摆拍,没有提前导引,没有虚假陈述,这种做法没有伤害新闻的真实性,并做到了具有很好的感染力。

  无疑,“新闻大片”属于新鲜事物,值得从事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的工作者进一步探研。可喜的是,善于创造奇迹的湖南电视人从来没有停下求索的脚步。湖南卫视新闻中心那群充满活力、充满战斗力的年轻人,拾起行囊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