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湖南卫视微纪录片《味·道》播出后走红
2014-03-31 04:14:5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责编:黄晓辉] 字体:【

  精致唯美的画面里,湘菜顶级厨师一展身手,微纪录片《味·道》播出后走红——

  让世界感知湖南“味道”

  

  《味·道》拍摄中。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李国斌

  “《楚辞·招魂》,记‘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湘人以辛开味祛寒已有两千余年,明末清初,辣椒入湘,然后,‘无椒芥不下箸’,嗜椒三百年。”湖南卫视近期播出的微纪录片《味·道》第一集《辣椒炒肉》,顶级厨师从食材、巧技、刀工、秘诀,完整呈现出这道湖南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经典名菜。

  作为一档全新的饮食类纪录片,《味·道》由湖南娱乐频道的团队制作,选择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将其美味以及文化背景娓娓道来。首集播出后,节目组收到观众留言:“画面精致,带有湘韵,勾起人的浓浓乡情。”

  受“舌尖”启发

  2013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大众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火热追捧,掀起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一个高潮。

  面对日渐火热的纪录片市场,湖南娱乐频道在探索市场转型中,思索着策划一档能被人记住的节目,他们提出“微纪录”的概念,以短节目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观众需求。鉴于饮食节目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于是从饮食入手,推出微纪录片《味·道》。

  在面对采访时,制片人韩凌并不讳言,《味·道》在策划时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启发。不过,两者虽同为饮食类的纪录片,但有着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味·道》是微纪录片,每集4分钟;在表现形式上,《味·道》从每一道菜入手,来展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而且,根据如今短而快的消费习惯,《味·道》不局限于传统媒体,还瞄准新媒体用户。韩凌希望,“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看,这个片子还不会过时。”

  第一集《辣椒炒肉》在湖南卫视播出后,被上传至网络,很快就被土豆网、爱奇艺等10多家视频网站转载,一天总阅读量达100多万次。

  摄制精益求精

  近距离的细节拍摄,详细的制作过程,新鲜饱满的瓜果菜蔬,调动起观众的味蕾神经,观众看到的是“最唯美的饮食节目”,殊不知,其背后是艰难的创作过程。

  3月20日上午,摄影棚内正在拍地方特色菜“湘西性肠”。摄制组对光线、构图、色调精益求精,对每一个镜头反反复复拍,用总导演李武望的话说,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所有的步骤”。

  要在4分钟的时间里,完整叙述一道经典湘菜的烹制过程和文化内涵,制作团队刚开始并无把握。第一天拍《辣椒炒肉》,为了收集足够的素材,前后拍了6遍,共耗去17个小时。以致从业20年的厨师陈德华都感慨,“第一次这么累。”这一集的解说词,也写了12遍才定下来。

  有了丰富的素材,后期制作人员冥思苦想,如何用精致的画面、简短的语言,展现湘菜的文化内涵。不断的排列组合,才有了最后见诸屏幕的《辣椒炒肉》。就这样,摄制团队慢慢摸索出一套拍摄流程,形成了包括“引言、食材、刀工、巧技、秘诀”等在内的结构。

  弘扬湘菜文化

  “百厨百菜,百味乡思。”李武望介绍,《味·道》第一季湘菜系列,计划拍100集。这100道菜,是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组织专业团队甄选出来的,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湘菜和地方菜,现场烹制的师傅,也全是活跃在一线的顶尖厨师。

  与传统纪录片不同,《味·道》尝试通过浅显的方式,传达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让过去被认为无趣的纪录片以崭新的形式重新走进观众的视野。

  “谭延闿,字组庵,湖南茶陵人。幼而敏承家学,长而授翰林编修,笔酣墨饱,举箸存思。组庵菜,因其得名,传世。”《组庵菜》开头,寥寥几语,勾勒出这道菜的历史渊源。在介绍经典名菜制作方法的同时,还融入地方风俗、养生之道。如《豆腐鸡汤》中,导演另辟蹊径,让厨师在节目中还原豆腐这种中国特有佳肴的制作过程,引起人们对如何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思考。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味道”,年轻一代从中感受饮食文化,家庭主妇学到实用技巧。《腊味合蒸》中提到,“物须久放,则非盐不可,故陈肉味咸。张师傅有一计,可巧除其咸,取腊肉、腊鸡、腊鱼,入净锅焯水,水中入盐少许,便可夺去藏于肉中的咸味了。”许多这样的小技巧,很自然地融入节目中,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