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救人背后的尴尬:垫付五保老人医疗费现缺额
2014-03-24 06:48:0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史学慧 欧金玉] [责编:彭彭] 字体:【

  救人事件背后的尴尬

  呼吁对五保户的救助能更到位

  本报记者 史学慧 欧金玉

  助人者吐露荣誉背后的无奈

  2月23日,本报《三湘拾零》刊发了一条新闻:1月19日,衡山县长青乡红旗组五保老人张太仁不慎掉入屋前的水塘中,生命垂危,一名路过的学生将其抢救上岸,老人因落水时间较长,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村民张自由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自掏腰包垫付医药费护送老人前往医院救治,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

  新闻刊发后,救人者包括张自由都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当地的新闻媒体也不约而至,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社会正能量得到了极大弘扬。

  然而一个月过去后,3月17日,帮助老人垫付医药费的村民张自由却拨通了记者的电话,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记者吐露了自己在光彩背后的无奈:当时为了救人,他替老人交了近8000元的医疗费用。事后,新农合报销了3400元,民政部门救助了800元,可还有近4000元他不知该找谁要。

  3月18日,记者来到了衡山县长青乡红旗组,张太仁老两口住在池塘边的几间旧房子里,张太仁老人对记者说,他们都是70来岁的人了,无儿无女,老伴身患精神病,神志不清,只能由自己照顾,靠着政府的救助金勉强度日。那天他挑水回家时,因天雨路滑,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池塘,幸亏村里人的及时救护才捡回一条命。他感谢村民们对他的求助,但张自由给自己垫付的数千元医药费,他的确没有能力偿还。

  村民张自由家离老人家只有数十米的距离,他告诉记者,他已50多岁了,过去一直在外打工,前年回来后就在家养老,家境也不很好。这次为张太仁老人看病贴了几千元钱,他虽无怨无悔,但让他忧心的是,张太仁老人和妻子都是70来岁的人了,疾病和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作为老人近邻的他不可能坐视不管,可如果费用都由自己来承担的话,他也觉得有心无力。因此,他希望政府部门对五保户的救助能更到位一些。

  垫付五保老人医疗费出现缺额,

  民政部门也颇感为难

  衡山县长青乡民政办主任赵岳等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告诉记者,该镇有200多个五保户,只有30个是在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其他人都是散居在农村,靠村组或亲戚关照一下。五保户住房困难、生病或因意外受伤住院的事时有发生 ,使得他们时刻面临巨大的资金上的压力和困扰。目前,对于五保老人住院的费用,除了新农合报销外,民政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救助,但是,救助的最高额不能高于5000元,像张太仁老人这种情况,救助费这次的确只有800元。

  赵岳说,剩余的费用如果全部要民政部门来承担他们也很为难,最终仍有一些费用需要社会共同想办法。遇到五保老人住院费用较高的情况,他们也只能向县政府打报告,申请特殊处理。考虑到张太仁老人的情况,他建议张自由也写一个申请,看是否能对老人进行第二次救助。

  五保户真正实现“保医”

  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根据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这一特殊群体实行“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 目前,我省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行全额减免,并引入了商业保险机构委托管理服务方式,启动新农合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委托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但是,由于各地财政状况不一,使得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五保老人尚未实现真正“保医”。特别是老人发生无责任方的意外伤害后,其补偿比例往往大大低于因病住院,且补偿的数额十分有限。据悉,张太仁老人这次落水抢救,医院就不是按老人生病住院来报销的,而是按意外伤害保险来处理的,报销比例就小得多。

  这样,一旦五保老人出现意外,他们的很多费用就得自己想办法。对于许多家境本就不宽裕的救助者,出心出力还要自己出钱,难免会有些想法,有些人甚至会担心惹“祸”上身,实施救助时犹豫不决,从而使老人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关爱老人,特别是关爱五保老人,让他们真正无后顾之忧,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