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专题 > 践行核心价值观 传递社会正能量 > 正文
【长沙观察】今天,我们怎么学雷锋
2014-03-03 07:56:4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云武 熊远帆 龙文泱] [责编:彭彭] 字体:【

  传递永不熄灭的火炬

  

  本报记者 周云武

  连日来,雷锋生前战友、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各地道德模范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一波又一波,涌进长沙,涌进望城,涌进雷锋故居和雷锋纪念馆。

  这是精神寻根的旅程,这是生命意义的追寻,这是核心价值的考证,这是时代需求的召唤,这是社会正能量的汇聚。

  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士兵,以他22岁短暂生命中的平凡行为,书写了一个永恒的名字——雷锋!

  从此,这个名字成为时代的象征,道德的标杆,民族的楷模,历史的丰碑。

  雷锋,以生命的光和热,燃起了熊熊的火炬,照亮了中华大地的精神天空。

  雷锋走了,半个多世纪,火炬未灭。

  “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一个又一个雷锋,一群又一群雷锋,一波又一波雷锋,高擎火炬,正向我们走来……

  乔安山,雷锋生前的战友,讲过一个广为传诵的故事。一天,他在武汉宣讲雷锋,延误了登机,迎来飞机上一片恼怒的眼神。机长解释:“这是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因为给小学生讲雷锋的故事,耽误了大家的行程。”瞬间,怒火熄灭了,全体乘客起立向他致意,客舱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是向雷锋致敬的掌声!

  无庸回避,学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也曾遭受过挑战和质疑,即使现在,也还有些许杂音。然而,越是物质发达的时代,对精神的需求和渴望越是强烈。

  无论时代怎么变,无论社会关系和格局怎么变,无论利益观念对精神道德的冲击和影响怎么变,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永远不会变,社会对好人好事的推崇和呵护永远不会变,人类对感恩、大爱和奉献的肯定与需求永远不会变。

  因此,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永不褪色。像永不熄灭的火炬,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递、传承,发光发热!

  湖南望城,雷锋家乡,这里是点燃雷锋精神火炬的地方。雷锋在望城生活18年,家乡赋予了他丰富的生命和精神燃料。在家乡,新中国把他从旧社会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党和政府给他分房分地,免费送他上学。这一切,激发了雷锋强烈的感恩思想。

  雷锋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和人民最朴素的情感表达,就是感恩。感恩,体现在行动中需要向具体的对象表达。雷锋对祖国、对人民、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对所有需要帮助的弱者,满怀爱心,无私帮助,从中得到回报感恩的满足与愉悦。

  每一个属于祖国大家庭的成员,都是雷锋感恩的具体对象。感恩由此升华为人间大爱。

  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繁荣,是雷锋感恩的目标追求,他要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祖国奉献一切。感恩由此升华为无私奉献。

  大爱和奉献,这是雷锋精神的鲜明特色。形成和培育雷锋精神的土壤,就是感恩。

  雷锋的根,在望城;雷锋精神的根,也在望城。

  雷锋精神的火炬,在望城越传越广、越烧越旺。

  在望城,学雷锋有平台,有品牌,有载体,有机制,有体系,成常态。正如望城区委区政府归纳的:营造了一种氛围,倡导了一种理念,建立了一个体系,开通了一条热线,做大了一个平台,打造了一支队伍,形成了一种常态。走进望城,就像走进了雷锋的海洋,走进了好人之乡。

  望城人学雷锋,出发点是从平凡做起的。雷锋的平凡在于他做的每一件事人人都做得到,雷锋的伟大在于他所做的一切又很少有人达得到。一个人做一辈子好事,当然要追求,但的确很难。时不时随意地伸出援手,做个好事,却很容易。这样的人和事一多,成了习惯、自觉和常态,不同的个体,从不同的方位,发出不同的光亮,光亮汇聚,便能熊熊如炬。这种个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雷锋服务队”、“雷锋少先队”、“雷锋超市”、“雷锋银行”等等,甚至还有很多并不以雷锋冠名,却默默无闻地做着雷锋的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的平凡起步,形成了氛围,形成了常态,便已经很不平凡了。

  雷锋精神的火炬,从望城出发,不断传递,传遍长沙,传遍湖南……仅长沙而言,已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3000多支,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志愿者近50万人,志愿者工作站375家,“雷锋超市”241家,“道德银行”储户2万余人。

  雷锋精神火炬,在湖南长沙,在长沙望城,怎样传递和传承?怎样燃烧和发光?今日《长沙观察》,就是答案。

  本期图片由长沙市委宣传部、望城区委宣传部、湖南日报长沙分社提供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