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知耻后勇
2014-01-11 07:24:5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责编:荆彩] 字体:【

  沈德良

  1月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在对2012年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名列第87位。如果单独看生态环境竞争力,中国排名倒数第九,为第124位;在空气质量排名中,我国为全球倒数第二。(1月10日《人民网》)

  作为全球GDP排名年年攀升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环境保护上所面临的问题确实让人感到堵得慌。前不久,一份有关全球一千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显示,目前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当中,仅有海南三亚能勉强挤入其中,且名次居后。毋庸讳言,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这份由国内研究机构为主发布的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说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已是刻不容缓。

  环境问题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民幸福指数的生成:一方面,因环境污染衍生的种种危害,冲蚀着公众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与民众预期之间的差距难以得到有效缩小。

  环境与发展,并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决定环境好坏,生态优良与否的终究原因,是与发展方式直接关联。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既意味着突破,也包含着纠偏与修复。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前途,是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涉过的“深水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以往粗放发展模式长期累积、沉淀的结果。同样,破解这深层次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用改革的手段和方式加以解决。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只是我们急需的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一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我们把科学发展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知耻而后勇,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具备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