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整治环境不能“画地为牢”
2014-01-04 08:12:39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沈德良] [责编:黄晓辉] 字体:【

  新年来了,但环境问题依旧是当下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莫过于宁波市分管环境保护副市长痛斥当地污染企业的一番讲话——

  2013年12月31日,浙江宁波市副市长陈奕君在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机废气整治工作会议上,以异乎寻常的口气批评一些污染企业“这是断子绝孙的钱,你都敢赚!”对于这样的污染大户,这位副市长表示,要将这样的企业赶出宁波。(1月1日《新华网》)

  雾霾天气已成为常态性现象的大背景下,宁波这位副市长如此决绝地表达对污染企业的不欢迎态度,实属罕见,让人拍手称快,充满期待。

  但这位副市长表示要将污染企业“赶出宁波”的说辞,又不禁让人再生一层担忧——遭宁波扫地出门的企业,是关张了事,还是会在“梯度转移”口号掩护下,流向异地继续危害环境?

  环境污染,既有累积性的历史成因,又存在着系统性的相互关联。因此,治理环境不单单是哪个部门分内之事,也不仅仅是哪个地方可以单独完成的事情。如果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念,那么,环境治理上的任何努力,终究只能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

  或许,湖南省政府在实施保护、治理湘江这一“一号重点工程”的理念,能成为一种有益的借鉴。

  省政府一开始就强调,保护治理湘江是全流域共同的事情,没旁观者,更不存在局外人;沿途8市必须树立全流域一盘棋的整体观念、全局意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痛苦的蜕变过程,是一个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的系统工程。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良好的环境,是最大的公共普惠产品;既为普惠产品,便意味着每个人既是受益者,同样是责任人。这就需要每个地方、每个部门乃至于每个人,坚守好自己肩上的一份责任。

  整治、保护环境,正成为“国家行为”,各地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抱”,对于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存在的问题,不躲避,也不能向外面一推了之。“画地为牢”的做法,既不现实,也不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