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拿什么迎接“车轮上的城市”
2013-12-03 09:00:1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梦圆] [责编:彭彭] 字体:【

  拿什么迎接“车轮上的城市”

  谢梦圆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天,公安部交管局联合众多媒体发起的“我眼中的10大交通陋习”网络调查活动告一段落。人们在参与调查中也在反思:令人厌恶的交通陋习,自己是不是也有过?(12月2日《人民日报》)

  说起交通陋习,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地数出不少:“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横冲直撞”的司机;开窗抛物、随意停车的现象……这些陋习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许多人都有一个感受,开车与不开车状态很不一样。平时很温和的一个人,一开车就耐心渐失、脾气见长,前车开得慢点,会焦躁不安;遇到堵车,很容易抓狂;碰到加塞儿的,脏话也会脱口而出。

  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内外有别”的心理在作祟。开车时,封闭的钢铁躯壳,让人获得安全感的同时,也把人变成了孤岛。车流滚滚的马路,成了比“陌生人社会”还陌生的社会。于是,方便自己不管他人,就会成为“理性”选择。诸如抢道、开远光灯,也会被“去道德化”。正因为陌生、缺少信任,交通参与者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造成了事故频发。

  此外,一个城市的文明素质,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息息相关。

  香港马路以“窄”著称,多是双向四车道,但即使在高峰阶段,也鲜见大堵车。为什么?除了香港道路设计合理外,司机守规矩、有“车德”也是重要原因。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2.75亿人。人多、车多、路挤,无论是对车主、还是对行人来说,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用“车德”、“素质”去弥补不足,而非恶化本已脆弱的路况。

  从曾经的自行车王国,到今天的车轮上城市,中国让更多人开上了汽车,这是发展;而让更多人享受便捷、安全的交通,则是文明的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