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市州新闻 > 正文
苗乡“玛汝教师”
2013-09-14 08:32:2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惠芳 赵成新] [责编:彭彭] 字体:【

  苗乡“玛汝教师”

  ——记花垣县补抽乡中心小学教师麻素英

  

9月6日,花垣县补抽乡中心小学,苗族教师麻素英给学生上语文课。本报记者 徐行 摄

  本报记者 陈惠芳 赵成新

  通讯员 全志明

  走进课堂,她是一位“玛汝教师”;走出课堂,她是一位“玛汝教练”。与留守儿童在一起,她是一位“玛汝母亲”。

  苗语“玛汝”是“好”的意思。在花垣县补抽乡中心小学,在这个偏远的苗乡,麻素英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人。她的好,更多地体现在对苗乡孩子的热心、细心上。这是一份持之以恒的爱。

  9月6日,记者驱车赶到花垣县补抽乡中心小学。宽大的操坪上,摆着4面大鼓。身着苗族服饰的麻素英,手拿系着红丝绸的鼓槌,正在给一帮小同学示范。

  这是课间操时间。几个小同学的动作有些笨拙,但脸上都露出了笑脸。

  麻素英说:“这几个都是留守儿童,我最心疼的就是他们。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

  据了解,在花垣很多偏远的乡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40%至50%。

  人心都是肉长的。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一路走来的麻素英,深知山区教师的艰辛,更深知教师的责任。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留守儿童面前,她就是一位责无旁贷的母亲。麻素英心疼地说:“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孤僻、内向,不合群。当教师的不去关心他们,他们的身心健康会越来越糟糕。”

  教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打鼓,让他们活泼一点、开心一点,是麻素英用心良苦的一招。她欣慰地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学校苗鼓队慢慢地成了规模,很多孩子学会了迎宾鼓、丰收鼓、猴子鼓等几套苗族鼓舞,还经常参加附近几个乡镇的文艺演出。不爱说话的孩子话多了,不爱参加活动的孩子又唱又跳。麻素英说:“我做不了什么大事。孩子们开心,我就开心。”

  麻素英今年44岁,出生在补抽乡米沟村一个贫困的苗族家庭。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瘦弱的外表里,却有一颗坚韧的心。而且,脑瓜子“活泛”。“用嫁妆换教具”的故事,在补抽乡一带流传甚广。

  1986年,高中毕业的麻素英当了米沟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学校穷,穷得只有一块黑板,连擦黑板的破布片都是教师从家里带来的。1992年春,米沟村破天荒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放学后的孩子,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吃了晚饭就溜去看电视,家务不想做,作业更不想做,三更半夜还不回家。麻素英着急了。

  当时,她的代课工资只有41元。幸亏米沟村小学离娘家不远,她可以“蹭饭”吃。几年下来,居然积蓄了500元。她去买了一台“韶峰”牌黑白电视机,想把孩子们吸引到自己家里,好管教些。但山区只能晚上收到“雪峰山”转播的电视节目,白天是一片“雪花”。麻素英琢磨着买一台放录像带的VCD。一打听,吓一跳。“科利达”牌三仓VCD要3000元。咋办?麻素英向父亲借。麻素英刚读完初中,就想把她嫁出去的父亲硬是不借。父亲说:“从嘴巴皮上省下的这点钱,要给你办嫁妆。”麻素英缠着父亲不放:“嫁人可以,先预支嫁妆,折合成钱。”

  为了山区的孩子,麻素英说服了父亲。自此,她每天背着两个“大家伙”往返学校。她对孩子们说:“谁做好了作业,谁就可以看录像、看电视节目。”她这一招效果明显。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提高了。

  留守儿童多,一直是麻素英的心病。她从家里拿钱,给孩子们交学费、医药费,买玩具。她把女儿的新衣服,送给孩子们穿。麻素英班上有个姓龙的孩子,很听话,学习也用功。父母不在身边,衣服破破烂烂。麻素英跟女儿商量,送给这个孩子3套衣服。“看着她轮换着穿,漂漂亮亮的,我心里好舒服。”麻素英说。

  暑假,留守儿童无人监管。麻素英主动与北京大学、上海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在校研究生、大学生联系,先后3次到补抽乡中心小学和其它几个村小开展暑假义务支教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学校下课了,苗鼓又响起来了。住在附近的几个孩子,缠着麻素英要学打鼓。

  零零星星的鼓点,回响在偏远的苗乡。麻素英翻转、腾挪的身影,有板有眼的敲打动作,又出现在眼前。

  ■记者感言

  麻素英是一位苗族教师,年龄也不小了。跟很多乡村教师一样,当过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他们凭着一份责任、一种感恩,坚守在清贫而孤寂的岗位。

  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感受。她最担心的是两点:乡村留守儿童太多,光靠教师关心远远不够,谁来照顾他们?四五十岁的教师退休以后,谁来村小与教学点教书?

  教育是根本,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山村教育,面临教师青黄不接的困境,亟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