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践行群众路线 全力抗旱救灾 > 正文
湖南大旱过后的思考二:抗旱“短板”待补齐
2013-09-03 05:24:4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柳德新 唐爱平 周月桂] [责编:荆彩] 字体:【

  抗旱“短板”待补齐

  ——湖南大旱过后的思考(二)

  本报记者 刘勇 柳德新

  唐爱平 周月桂

  大旱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更是对我省抗旱设施及能力的拷问。

  众志成城伏旱魔,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经受住了历史罕见大旱的严峻考验。但今年大旱,也暴露出了不少薄弱环节。只有不断补齐“短板”,我省抗旱救灾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灌溉“毛细血管”不通

  8月2日,久旱的新化县荣华乡荷华村,通过勉强修补一番的土渠,终于从新田水库引来一小股水,保住了部分中稻。

  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新田水库可蓄水1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7个村。荷华村正好在中间,按理说用水不用愁。可是,由于土渠多年失修,放水流经上游3个村时,灌溉用一部分,漏掉一部分,到荷华村就“听不到水响了”,下游3个村更是用不到一滴水。

  记者在今年抗旱采访中发现,这种“看着水库喊渴”的现象有不少。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财政支持下,我省4648座水库摘除了“病险”帽子,恢复和新增库容19.9亿立方米,为抗大旱提供了水资源保障。而中小型灌区渠系长期缺少资金“渠道”,年久失修的水渠“跑、冒、滴、漏”,导致“看着水库喊渴”。

  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刘振林介绍,我省23处大型灌区由于有中央财政续建配套资金支持,整体灌溉能力发挥最好,今年大旱中保灌面积达630万亩农田。但占灌溉面积大头的中小型灌区,是抗旱的最大薄弱环节。全省661处中型灌区,设计灌溉1730万亩农田,由于长期失修,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42,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不到七成。

  从2009年以来,我省先后分5批实施92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但每个重点县每年连片建设面积也就2万亩左右,“巴掌大的一块”,能保灌的面积太小。

  注入一股水,引来万股流。刘振林呼吁,加大对中型灌区和小农水建设支持,尽快疏通“毛细血管”。

  水资源调控手段不多

  从总量来看,我省并不缺水,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水资源大省,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达163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六位。

  但是,“隔三差五”出现的大旱,又时刻提醒人们,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常常受制水资源短缺。

  其中原因在于,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在水资源最丰富的桑植县,年人均水资源量达1.6万立方米;而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的邵东县,年人均水资源量仅1100立方米。另一个背景是,邵东的工业、农业都相对发达,需水量远远超过桑植等地。于是,每遇干旱年份,邵东常常首当其冲,并屡次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了对付水旱灾害,我省曾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目前,我省共有1.3万座水库,总数占到全国总量的1/7,但由于湘江流域上游等缺乏关键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对拦蓄水资源、均衡水资源作用不大。洪涝季节的降雨,绝大部分变成了滚滚洪流,最终流入大海,无法“蓄洪补枯”。

  同时,全省大多数城市没有应急备用水源,导致一些城区在今年大旱中也面临饮水困难,暴露出城市同样存在对水资源调控手段不足的问题。今年干旱发展到极值时,许多河流水位急剧下降,邵东县、邵阳县等地的县城出现供水困难,被迫分时段限制供水。

  社会抗旱救灾意识不强

  防汛时期,洪峰迅猛而来,直观、震撼,人们对此认识深刻,反应快捷;而旱情是长时间持续蔓延的,好比“温水煮青蛙”,一开始不易察觉,也缺乏轰轰烈烈的场面,导致人们的抗旱救灾意识明显不如防汛救灾强。

  从多年来与“水”斗争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我省也是以防汛居多。

  事实上,现在干旱越来越频繁,旱情越来越严重,比洪涝灾害影响范围更大,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也更大。截至8月14日,我省旱情指标达到最大值,全省共有1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出现不同程度旱情,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出现重度干旱,分别占国土面积的74%、28%,可谓触目惊心。

  洪水一条线,旱灾一大片。防汛时,百川归流,洪水集中到某条大江大河上,守好这条江河,就是胜利。抗旱时,旱情是扩散性的,每一株禾苗,每一蔸蔬菜,都可能成为受旱对象。但是,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往往不易引发关注,叠加起来却是大损失。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省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今后旱灾或许频发,全社会都应提高抗旱救灾意识,从长远做好应对抗大旱、抗长旱的充分准备。

  散户抗旱积极性不高

  7月底,桃江县桃花江镇罗家潭村旱象已经很明显,许多稻田里泥土开坼、禾苗枯萎。可是,就连在距离桃花江不足300米的一些农田里,也鲜见有人从江河抽水灌田。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田大多是散户种植,不图赚钱,只求保个口粮。虽说邻近江河,但现在多数散户一缺抽水设备,二缺青壮年劳力,抽水灌田确实有困难。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从理性的经济角度考量,当前农产品价格不高,农民投入抗旱的成本过高,抗旱积极性自然不高。罗家潭村村民罗胜田的账算得很清楚:“抽一天水,工钱加电费、油费要200元,灌一次田只能保3至5天,一季至少要抽水灌3次田,而一亩水稻也赚不到600元,不划算。”

  而在没有水源、需要利用打井等成本更高手段去抗旱的地区,散户农户放弃抗旱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较于散户的“无动于衷”,种粮大户应对旱灾则显得心急如焚。尽管经济因素会促使大户积极、主动地去抗旱,但同样缺水、缺人、缺设备,还是让其损失惨重。邵东县种粮大户罗凯运今年种了700多亩水稻,眼睁睁看着抽穗的禾苗因旱大片枯萎,面临绝收,全家人辛苦一年不说,还得倒贴40多万元。

  如何助大户有效抗旱降低损失的同时,充分调动散户的抗旱积极性,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对策。

  今年大旱虽已过去,但如何尽快补齐抗旱“短板”的思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