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农民合作社:做实方显生命力
2013-04-02 00:32:0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秦慧英 吕运涛 李锋 杨勇兵 陈国荣] [责编:黄晓辉] 字体:【

   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抱团能致富”逐渐成为农民的共识。不过,如何“抱团”,如何将原本松散的农民通过合适的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合作社真正做事、做实,依然是众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所在。

  前不久,记者前往永州采访发现,无论是何种模式的专业合作社,只有在充分照顾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章程体系、盈利返还机制与管理制度,让农民得到合理、稳定的收益,合作社才有生命力。

  做实合作社,龙头扛大梁

  “这里原来是一片6000亩的荒山,现在全种上柑橘了。”3月11日,刚为橘树修剪完枝条的永州市零陵区油亭圩镇农民唐五星高兴地说。去年,唐五星承包的150亩柑橘,产量有20多万公斤,每公斤1.6元左右,除去买肥料、请人工花去的十来万成本,他还纯赚20多万元。“以前在外边打工,一个月一二千,一年到头存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柑橘,还成了个小老板呢!”

  就在唐五星承包的橘园旁,还有三四十户像他一样规模不等的承包户。其他一些零星的土地,也都种上了橘树。“现在还有很多人想承包,可是这周边已经没得包了。”说起这个,唐五星还庆幸自己当时决定回乡创业的正确决策。

  然而在过去,永州的柑橘生产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常出现卖橘难现象,导致橘农收入低且不稳定,柑橘种植面积及产量下降,农民种植柑橘的积极性并不高。

  积极性的高涨来自于当地著名的罐头食品——果秀。

  创办于1997年的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橘片、黄桃、蘑菇罐头,产品主销美国、欧盟、日本及国内大中城市。年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在全国食品罐头行业跨入前五,柑橘罐头全国排名第一。

  品牌活了,需要的柑橘数量猛增。以往,果秀生产的蜜橘果杯所需要的柑橘等原料,经常需要从湘北甚至外省引进,不但运输成本耗资巨大,还充满着各种不稳定因素。而同样处在柑橘生产带上的永州本地,却没有足够好、足够多的柑橘供应给他们。

  2005年,为了更好地解决柑橘原材料的不足问题,果秀食品旗下的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熙可公司”)牵头成立了永州信亿发柑橘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公司与合作社搞定一切土地问题和种植技术问题,农民只需付出劳动即可有相当不错的收益。唐五星和其他承包户们的种植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许多以前不得已外出谋生的农民,也不必离乡背井去打工了。

  类似于邮亭圩镇这样的柑橘等果蔬原料基地,或统一承包再返租,或与农户合作建设果园,熙可公司在永州市零陵、冷水滩、东安、祁阳等县区已有16.2万亩,每年为果秀提供三四万吨柑橘原料。农民种植柑橘的平均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

  跟着合作社,增收有保障

  “我们这些承包果园的合作社社员,几乎都是只带了一双手过来。”唐五星说,2007年他承包时,前期的土壤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做好,橘树苗也已经栽好了,而最让一般农民棘手的贷款问题,在这里也通过合作社与公司、银行的联动得以有效解决。

  “我们推行的是公司、合作社、银行、大户‘四方联保’的农业订单链式贷款操作模式。”

  信亿发柑橘合作社理事长沈述国介绍,所谓“四方联保链式贷款”,即由果农提出申请,公司担保,柑橘合作社把关具体操作,银行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向果农发放贷款,主要用于橘农购买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等柑橘挂果出产品时,果农将鲜果送公司抵扣贷款。

  “对于公司来说,零散的农户难以管理和对接,而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转变果农分散经营的模式,提高集约化程度。”沈述国说,“油亭圩镇的这6000亩荒山,涉及到木斗塘、太平铺等5个行政村,是公司与合作社一户户跟农民去协商,作为基地统一承包过来,将橘树苗种上后,再返租给合作社的社员。”

  与一般的合作社不同,信亿发合作社的社员分别来自永州市零陵、冷水滩及东安、祁阳等6个区、县,成员有600多户。为了方便管理,合作社内部将合作社分为总社和各区、县分社,每个区、县各设定一名负责人。如祁阳县便由社员李小国负责,组织果农生产、代表果农与企业进行交涉等事宜都由他来对接、管理。

  虽然社员分布在各地,土地也是分租给各个农民,但种植却由公司和合作社实行统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质量监控检测和统一产品销售。最让农民放心的,是公司对农民们实行最低保护价。市场价高时,公司就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低时,实行每公斤0.8元的保护价。

  不少社员表示:“这些年经常听到有些地方柑橘滞销或者才一毛钱一公斤的消息,我们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与信亿发柑橘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不同,道县春秋中草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更多的是农民之间的抱团合作。

  道县春秋中草药材合作社主要生产厚朴、杜仲、黄柏等药材,目前有105户社员。“入社、退社自由,不过现在还没有退社的,去年还有三四户申请入社。”合作社理事长朱治学说,“我们合作社最大的特色是抓准了市场定位,按照合作社的标准规范,民办、民管、民受益,社员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合作社在社员中挑选能人、有知识的农民,成立专门的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负责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和市场开拓,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技术培训等,为了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合作社从最初的原料生产,逐渐向加工转型。比如其生产的厚朴,加工成半成品之后,每公斤收益要高出2元左右。此外,合作社的账目等实行财务公开,社员监管,其收益盈余除合作社公积金外,对社员按交易量进行二次返还。“社员平均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去年还有种植得好的社员拿了一两万的分红返还!”该社社员朱平祥认定,“跟着合作社,增收有保障。”

  建立示范社,政策有扶持

  不难发现,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来,各地合作社发展井喷。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截至到2012年底,全国共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万家。

  业内人士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门槛低,凑够5个成员、上网下载一个章程、起一个名字就可以登记。许多合作社成了牵头人的合作社,或一家人的合作社。甚至有些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扶持政策、拿到国家的补贴。

  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刘宗林表示,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项目扶持力度。“我省合作社在量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单个合作社覆盖的农户及其规模等,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刘宗林认为,即便如此,农民合作社如何做实,如何提质增效,为农民带来实在的利益,仍然是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现在,不少合作社法律标准达到了,经济指标却远远达不到,也很难做到向农民返还盈利。

  就政府层面来说,将通过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3月29日,2013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2013年开始,将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培育1000个省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每个县市区办好1个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这两项纳入为民办实事绩效考核。专家表示,以示范社为重点进行适当支持,抓住了合作社的重点,也有利于引导非示范社不断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