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阳山古村:红尘外静默生长
2012-12-10 17:04: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李江华 欧阳朝夕 李健] [责编:黄晓辉] 字体:【

  阳山古村:红尘外静默生长

  文/本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江华 欧阳朝夕 图/李健

  

  滚滚红尘门外淌,岁月无声屋内安。

  

  中间镶着诗书故事,下面分别刻着琴、棋、书、画的雕花木窗。

  

  何氏宗祠

  

  随处可见的“梅阁”是阳山何氏的代称。

  

  刻着“道光戊子科举人何魁”的拴马桩。

  

  古石桌凳

  

  屋檐下的题壁书画

  

  骑田岭下,阳山古村静默生长。

  文/本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李江华 欧阳朝夕 图/李健

  在众多的古村中,湘南桂阳的阳山古村显得格外沉静。

  冬去春来五百多回,对她来说,那些血与泪、喜与悲、繁荣与衰落,都只是生命中的偶遇。

  古道

  通向幽静之所

  最初,阳山古村背倚的骑田岭(南岭五岭之一)一片荒凉,人迹罕至。

  在镇守南方的几十万秦军的脚下,跟随汉代伏波将军路德下南岭平叛大军的步伐,曲折悠长的阳山古道悄然生长。东汉,桂阳太守卫飒组织山民凿山开道,在道旁列凉亭、置邮驿,阳山古道线路固定,成为湘粤之间的重要通道。

  历史浪潮波涛纷至,唐代黄巢、明代张献忠的起义军,清朝吴三桂、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军队,南来北往,东进西走,湘南边境的微名古道在中国历史的版图上越来越清晰,酸甜交织的故事相伴而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在山岭间流传,人们说,当年岭南的鲜甜荔枝就是经过阳山古道运送到远在长安的杨贵妃手中的。“粤盐遍湖南,肩挑贩夫益至数十万人。皆越山岭避榷税。”《桂阳直隶州志》显示,直到民国初期,小道上挑盐脚夫沉重的脚步声和苦涩的汗水味才渐渐淡去。

  明弘治年间,阳山古村的创建者、七世祖何天禄中举增补为增城(广东增城县)知县,结识了退职在家的明代哲学家湛若水。二人日夜探讨静学,数日之后,何天禄做出了一个改变子孙后代命运的决定:辞官回乡办书院。

  不知是被古道上的美丽风景所吸引,还是厌倦了城市的热闹喧嚣,何天禄没有回到始祖、元朝大德进士何臣定居的桂阳城蓝衣巷,而是带领家眷沿着阳山古道来到了骑田岭山脚下一个倚山面水的幽静之所——廖家湾(今阳山村)。

  从此,阳山何氏的悲欢离合与阳山古道紧密相连。妻子送丈夫赴京赶考自古道出村,离别之泪沾湿萋萋芳草。太平军挟卷战争从古道入村,鲜血染红了村边的演武场。

  艮所书院

  端坐静观世事变迁

  艮所书院,阳山古村能静默生长的力量所在。

  不同于官人建村和商人建村,阳山古村的创建者是地地道道的文人。鲜少有村落拥有这样傲人的开村史:骑田岭山坳坳里的山野小村新建便有艮所书院这样的高级配置,初试啼声,就引得全国侧目——书院山长、创村人何天禄的首批学生陈尚伊、廖希元双双中进士,何天禄也因此“加冠带、授进士出身”。 一时间,艮所书院“天下共闻”。

  六十多幢民居从明至清先后落成,艮所书院是最早的一批。它就在民居群的右侧。清一色的灰墙黑瓦、木门窗,隐匿在民居群中的书院很不显眼,但它在明朝却极具名声,在哲学家王阳明的《王门学案》、湛若水的《湛门学案》等明朝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没有大书院的深院豪庭、雕梁画栋,艮所书院却格外清幽宜人。二进四列八间的格局寓示着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理学思想,右依磨井文泉,左倚奇石笔桩,庭植莲藕,环以带水。每逢雨天,雨水随屋檐下牙齿般整齐的精致滴水瓦滴落,发出好听的滴答声。枕石听水、临风濑玉、滴雨思幽、慕莲怀洁,书院四景常常使何天禄和学生们文思飞扬。不用追问他为何放弃大好仕途隐居山野,还有怎样的日子比这更充实快乐?

  可危机很快到来。先是何天禄苦心栽培的书院继承人、文武双全的少子何佃在组织民兵抗击土寇的过程中因过度劳累离世,次子何僎又因过于勤奋失明早逝,陈、廖二人也在老师去世后相继隐退,书院一时陷入沉寂,“党徒甚众,岭南北皆附之”盛况不再。尔后战事纷起,清廷大兴文字狱,“尚武时偶为文”成为许多艮所学子的选择,书院主张的“静学”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书院本身也毁于“文革”。

  如今,历史的车轮前进到安康的和平年代,阳山人修旧如旧,将书院重建。在古村游兴起的今日,艮所书院在新的时代里欣欣向荣。

  古民居

  牌匾壁画中的耕读梦

  家家户户挂牌匾,墙壁门窗有诗画,简朴雅致的民居建筑,处处装点着阳山人的耕读梦。

  读书与功名是中国文化绕不开的主题,阳山人自然重视,于是,他们挂起了“学海渊源”、“经研第”、“佩印堂”、“声震骠骑”、“孝廉方正”的牌匾。

  神龛、书斋、门楣上常见的“梅阁”、“柏台”是阳山何氏的代称,这两个词语分别源自于官声如梅的何逊(因喜爱扬州的梅花调任后请求调回)和敢于直谏的御史何敝(取名柏斋)两位先祖。

  夺取功名的人是值得褒扬的,村子的正门——槽门外一对刻着“道光戊子科举人何魁”的拴马桩便是专为表彰何魁而制。村里曾出了33位文官武将,其中进士3人、举人9人,官至将军2人,入翰林1人,像这样的拴马桩本来有十几对。

  但阳山人又不纯粹只图功名。“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对联贴在槽门上,修身养性是重中之重。牌匾“太极第”则表达了他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态。这些烫金的大字在冷暗砖房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仿佛指引人生方向的启明星。在“文革”时期,它们被要求刷上红漆。时日一长,红漆剥落,真容再次显露。

  阳山人多喜爱书画呢?门内写着“披雾读书”、厅堂挂着“继美东阁”牌匾的何国胜老人家里,天井两边的木窗中间镶着诗书故事,下面分别刻着琴、棋、书、画。77岁的老人视力大不如前,却能准确无误地告诉你哪一处的木雕讲了怎样的故事。

  富裕家庭还用题壁书画装饰墙壁、屋檐和窗檐。在青石板巷间穿梭,抬头望向天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清新淡雅的书画。墙上的山水画简洁明了。几条弧线便勾勒了远处起伏的山峦,几条竖线斜线就是树干,横笔点米便是树叶,却也形象。屋檐和窗檐下整齐的画格里,以唐宋诗词名篇为主的题壁书法与风景、故事壁画交替呈现。画的内容多是梅兰松竹,也有《山海经》里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的故事。先用钢刀、竹签等工具勾出轮廓,沟槽用墨线填满,是它们抵挡风侵雨蚀的秘密所在。

  住在这样的屋子里,阳山人的梦里也充满诗情画意吧?

  何氏宗祠

  永享安宁的“六会”治村

  房屋错落有致,天井、走廊、巷道四通八达,建筑的巧妙设计让水灾、火患在阳山村化于无形。但使何氏一族安然度过五百多年漫长时光,使阳山古村独立于喧嚣之外获得真正宁静的,还是族规家法的不断完善带来的强大的自我约束、自我优化能力。

  民居东边,两层楼的何氏宗祠威严挺立。高大的门上贴着新写的红对联,一定是哪家刚办过喜事。门两侧各有上下两扇窗,下面的窗子上还有突出的窗檐,窗檐和屋檐下都有优美的风景画。墙上“暴动杀土豪,暴动杀劣绅”的标语是特殊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

  除非有重大活动和红白喜事,祠堂一般不开放。禁戒会、救婴会、重九会、议学会、女儿会、宗源会等“六会”的石碑整齐排列,时时提点着子孙后代的言行。

  “家法不认亲疏,刀砍无论骨肉。”禁戒会的公规条例涉及极其广泛,大到禁山、禁赌,小到惩处不孝、不检点的行为,一切对家族和社会有危害的言行、风气都被禁止,并且严惩。偷一个瓜果就要罚谷二石,关押两天。盗窃重大财物和耕牛的打断手脚,赶出族门。

  作为“六会”仅存的两块石碑之一,刻着“救婴序”的深灰色石碑原本立在救婴堂中。清同治三年,倡导“男女平等”的何富蕙四处游说族人捐谷捐款,修建了救婴堂,成立了救婴会,每自养和救一名女婴的,给予三千二百文赏钱;收养女婴的每年都奖励三千二百文;而溺女者经查明以故意谋杀报官府治罪……男尊女卑陋习大改,村子里男女比例失调的状况也改善了不少。关心阳山外嫁女儿和保护妇女权益的女儿会也于清光绪年间成立。

  更多何氏子孙关注到村民的需求。何世梁捐出十余担谷子,号召富裕人家建起了保护老人和孩子的重九会。受资助考取廪生的何裕学,以德报德,集资千文、捐水田十五亩成立议学会帮助穷苦孩子上学,先后培养出举人3人,贡生1人,国学9人。宗源会则始终紧紧凝聚着子孙后代,不让他们被时光冲散。

  向导提醒

  1、 ①a、从长沙出发,上京珠高速公路——“郴州”出口下(330公里),约4小时。b、下高速公路路口直走——郴州大道——桂阳(45公里),约40分钟;②a、从长沙出发,上107国道——郴州万华岩处雷大桥下(350公里),约5小时。b、雷大桥出口右转,上郴州大道——桂阳(20公里),约15分钟。

  2、 进桂阳(朝阳广场),左转——珍珠大道(1公里),左转——正和镇至阳山古村旅游公路(16公里)——阳山古村,约20分钟。

  达人评分

  景区魅力指数:★★★☆☆

  古民居集中,保存较好。

  交通方便快捷指数:★★★☆☆

  郴州距离长沙较远,到阳山古民居的路程适中。路比较好走。

  住宿干净卫生指数:★★★☆☆

  古村内无住宿,但离桂阳县城18公里,郴州市区也不过30多公里。可以到郴州市和桂阳县城住宿,选择面很广。

  就餐美味指数:★★★☆☆

  村内目前没有开发餐饮,可在县城吃饭。

  三湘美食

  阳山肉丸

  阳山人办宴席有三道佳肴:扣肉、馅豆腐、肉丸子,尤其喜爱肉丸子。可吃肉丸子也有讲究,席面上摆的肉丸子每人最多两个。亲戚回家,主人要给亲戚带菜回家,叫“倒菜”,家里有几个人就倒几份,每份三块扣肉、三个馅豆腐、三个肉丸子。

  这肉丸很特别,金黄的外壳没有一点缝隙,却与肉馅分离。外乡人常常对肉馅是从何处塞进去感到疑惑。原来,阳山人先用瘦猪肉或牛肉和葱姜末、胡椒粉等香料一起剁碎,放少许盐揉成肉丸。再把鸭蛋和鸡蛋搅拌成流液,按一定比例掺和后加上面粉搅成糊状,倒进模具,再放入肉丸,再浇上一层蛋面糊放入煮沸的茶油中烹炸,颜色金黄的肉丸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在艾叶内阴干存放,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浸泡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