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视点头条 > 正文
新闻连续剧蹲点思考:基层干部用脚丈量民情
2012-08-14 23:07:0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斌] [责编:荆彩] 字体:【

  “蹲”出来的真情实感

  ——《蹲点长安营——新闻连续剧》报道采写的思考

  本报记者 张斌

  

  本报记者张斌(左三)在搬迁户杨文军的新家中采访。饶兴军 摄

    7月31日至8月9日,记者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蹲点采访,本报特别推出“蹲点长安营--新闻连续剧”专栏报道,反映易地搬迁扶贫这一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新思路给百姓带来的实惠,以及基层干部用脚丈量民情、用心为民解难的生动场景。

  10天的蹲点,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也带来了源自基层的思考。

  搬迁换来百姓福祉

  作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城步启动了“高寒山区易地搬迁扶贫”新模式。

  所谓易地搬迁扶贫,即对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隐患突出、难以解决通水通电通路问题的农户,采取自愿原则,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

  位于长安营乡政府所在地的岩寨村新街,33栋充满民族风情的2层新居对开排列在渠水河畔。这是搬迁户集中安置点。

  6组村民邓绍兴的新家,是其中一栋2层小楼,面积有130平方米。一楼是堂屋、厨房和洗手间,可以改做门面,二楼是住房。站在楼上,屋后的流水潺潺与远处的翠绿青山相辉映,对岸街上的车水马龙尽收眼底。

  2011年4月,邓绍兴一家从4公里外的高山上搬下,成为全村第一个搬迁户。

  说起以前在山上的生活,邓绍兴直摇头。以前全乡只有街上有个舂米机,每次他都要把稻谷从山上挑下,舂完米后再挑回去,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遇上下雨路滑,刚打好的米一撒就是一地。看病也不方便,经常是“小病拖,大病挨,病倒才往医院抬”。2010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临近过年,邓绍兴却严重发烧,下雪路滑,儿子、老伴都背不动,儿子只好下山来请医生,但医生都回家过年了,只好买了点药回家硬扛了几天。如今,买菜、舂米、上学、看病都在家门口,邓绍兴一家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易地搬迁扶贫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改善了项目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被当地百姓称为“民心工程”。去年,全县11个乡镇完成扶贫搬迁219户1000人,今年又将实施220户1000人的任务目标。

  干群之间情同鱼水

  为了实现搬迁户“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基层干部们“捧着一颗心来”,帮助百姓解决后顾之忧,与群众血脉相连。

  六甲村6组搬迁户周炳章是早年从柘溪水库迁来的移民,兄弟二人相依为命。签订自愿易地搬迁协议后,政府组织村民免费投工投劳建新房,包片干部赵清明一人就上山10余次。开工之前,赵清明亲自帮村民买砖买瓦送上山,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不久,周炳章等人的新家很快在进山简易公路旁建好。

  从麻子冲迁出的搬迁户周善法身患多种疾病,妻子田坤菊几年前做了切肾手术,2个儿子又在读书,家里一度开支困难。乡人大主席刘太斌获知后,不仅帮他们协调解决了低保,还多次送来医疗救助费用和粮食,让周善法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在大寨村,肖用文、阳子中、阳忠宁、阳忠仁、吴必发等人原来都住山上,生活颇是艰难。报名易地搬迁后,村支书阳孝金带领村民免费投工投劳,帮他们在山下公路旁建起户均130平方米的新家,家里一楼还可以开门面做生意。村干部还动员组里村民更换山里的田土,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种菜摘果,5个搬迁户家庭感动不已。

  长安营乡党委书记王新告诉记者,全乡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十里新长安”,县乡各部门统筹资源,合力解决搬迁户下山后的实际困难。为落实国家政策实现土地占补平衡,争取时间完成易地搬迁扶贫验收,乡党委和乡国土部门连续开了5个晚上的会,最终在邻近乡镇较近的长安营村三浪田晏菜冲开垦近7亩水田,自掏腰包2万多元帮助开垦、平整荒地。为让搬迁户住得踏实,乡里还准备将当地中小学合并,建设一个寄宿制学校,解决部分搬迁户孩子上学放学“两头黑”(天不亮就上学,天黑了才到家)的难题。

  “蹲点”10天收获多多

  连续10天蹲点,笔重千钧。带给我的收获,是一系列的思考。

  群众工作要懂得“换位思考”。很多人说群众工作难做,难就难在没有经过“换位思考”。六甲村“崩土”组很多人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2011年底,全组8户40余口人被纳入易地搬迁工程。干部们希望村民搬下山,这样可一劳永逸;而村民们认为自己田土在山上,搬下山不方便生产,对搬迁心存疑虑。干部们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多方沟通后按照“自愿搬迁、就近安置”原则,选址在田土集中又远离地质灾害的半山腰建设新房。没有路不方便,县乡又统筹资金修建一条简易公路直达家门口。考虑到村民们家境贫寒,县里又筹资为他们统一定做好屋架运送上山。换位思考,带来的是村民们的信任,他们主动搬进新居,如今生活大变样。

  转变作风需要领导带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岩寨村新街占地10亩,涉及很多征地问题,大大小小协调会就开了50多次,时间持续长达3个多月,经常协调到深夜。新街的污水处理设施一直没有开工,垃圾环保焚烧处理场也亟待修建,涉及的还是征地问题。县里干部带头现场办公,各部门干部走村入户协调工作,现场勘查地形,村干部不分昼夜到村民家里做工作,最终推动工程顺利开展。搬迁户新家装修出现困难,一些干部还主动上门帮忙搞装修。这些都充分证明,转变作风要从领导自身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干部做给百姓看,最终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造血”比“输血”重要。搬迁户搬下山,仍面临很多压力。干部们不是一搬了之,而是给予针对性的帮助。缺少装修资金,乡里引导搬迁户们种起高山水果、延季蔬菜,仅高山西红柿全乡就发展到2200多亩。2011年,乡里又开发高山猕猴桃基地,吸引多名搬迁户种植,如今共种植150亩。搬迁户杨光荣以前住在名叫“兰头团”的半山坡上,全家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破木屋里。搬进新居后,杨光荣种上2亩多高山西红柿,又学习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加上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全家人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乡里还经常组织旅游市场挖掘、开办农家乐等就业创业培训,不少搬迁户从中受益。如今,在“十里新长安”的旅游规划下,岩寨村的搬迁户已经建起了数家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家里但凡有儿子、女儿的,乡里还搞培训牵起红线,送他们去省内外的企业上班。安居才能乐业,乐业又促进更好安居。

  “泥土味”的报道需要“蹲”。在采访的过程中,只要蹲得下去,抓住感动的细节,就可以开阔视野,净化心灵。当与民族地区同胞朝夕相处,内心是那么充实;喝着热腾腾的油茶、吃着柴火煮的农家饭菜,感觉特别有滋有味;与当地干部一同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感受到一股为民办事的信念和力量;每天站在吊脚楼上看着潺潺流水,憧憬山区美好生活心潮难平……所有的收获,如春风化雨注入到血脉之中,表达也更多了几分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