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每周评论 > 正文
[每周评]舌尖上的中国·触摸传统文化的路径
2012-06-07 23:24:53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荆彩] 字体:【

  触摸传统文化的路径

  沈德良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除让观众享受一份味蕾满足时的大快朵颐外,更多是让人找到一条触摸传统文化的路径。

  这是一部平视但又高扬主旋律的作品。从开篇到结尾,通篇没有“爱国”的字眼,但却被网民誉为“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它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在于让观众用舌尖去感知、品味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形式上,它记录的是人们一日三餐与之相伴的食物,展现的却是隐含在其间的历史文化和文化传统,传递的是普通人发自内心的最朴素的情感;它传递的是一种渗透心灵深处的接地气的文化,给人以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

  它用镜头还原了几千年民俗工艺下代代相传的饕餮盛宴,烘托出劳动者的辛勤、对这片土地的眷念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整个作品着眼于小而观大,从舌尖的品味中引发对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思考。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美食介绍,而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侧面展现,引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人伦等方面的文化,间接或者直接表达我们这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观。

  美味是记忆,是情感,是过程,是期待。这部纪录片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串起不同地方的美食故事,并借助这样的故事,诠释各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俗礼仪,透露出不同区域的人们内心世界的乐观与豁达。它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味蕾,更是片子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

  现实中,人们常常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停留在口头上,却往往忘了那些最初的感动。其实,看似琐碎的柴米油盐,能品味出人生百态,让人间温情,在小火温炖、热油爆炒中娓娓道来。一道道带有明显地域特点的美味佳肴所散发的“家乡味道”,已升华到传统文化的范畴。某种意义上说,对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的认同并不深奥,或许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舌尖上——通过有关味道的民族记忆、文字记忆,唤醒深藏于每一个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在崇尚娱乐至死的文化生态下,一部纯之又纯的纪录片能赢得观众的普遍认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让抽象的文化传承更具体,更具亲和力,《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被辱没的文化尊严

  苗蛮子

  如果离世后还会有感应,对于冰心老人来说,一定会被其后代的利益纷争所惊醒——近日,冰心的孙子吴山,因父母的离婚官司而与父亲产生矛盾,竟用红漆在爷爷奶奶的墓碑上大书“教子无方,枉为人表”,试图引起社会关注。吴山说:“我想的不是后果,我关心的是效果。”

  在中国民俗传统语境里,入土为安,意为后人对逝者应有相当的敬畏和尊重。文化名人的后代,因家庭纠纷而迁怒于祖辈,并以损污先人墓碑的极端方式寻求社会关注。这绝对是生前纯真善良、博爱正直的冰心不曾料想到的。一代文化名人的起码尊严,被子孙辱没、践踏至此,一个书香世家的斯文,没落如此之速,令人不胜唏嘘。

  吴山损污冰心之墓的背后,固然有着家务事的一地鸡毛,但这绝不只是一件家务事,同时也是一个公共事件。对于吴山来说,所谓“骂冰心求关注”,冰心的文化名人身份,已然成为其后人寻求利益表达的道具,乃至沦为利益争夺的角斗场。

  由此来审视吴山回应社会指责时所说的“她不是名人,只是我的奶奶”,则明显有以“无知”来推卸责任之嫌了。作为一代文化巨擘,冰心和丈夫吴文藻已经进入中国现代文化史,公共场所中关于他们的纪念物,已不再专属于吴家,而有了公共属性。

  很显然,区分吴山损碑行为的公私界线,就在于“文化名人”与“公共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山涂抹的不再是自家祖坟上的一块与他人无关的墓碑,而是一处公共文化设施,辱没的是公共文化尊严。

  在吴山损碑这件事中,让人感到了一种强烈的从私域到公域的价值失守和文化衰败感。这,更让我们想起了冰心曾经点燃的那盏小桔灯!

  多少人的命运因“媒体曝”而改变

  邓海建

  近日,网曝贵州纳雍县代课教师每月工资25元。6月5日,纳雍县政府表示,截至今年2月,全县尚有代课人员344人,纳雍县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代课老师,按每月1000元的待遇进行发放,并根据政策规定由县财政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代课教师”,注定是一个于历史上无法绕开的悲怆词汇——他们的命运与权益、青春与悲喜,沉淀为教育的沉没成本。在CPI指数不断拨弄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时,25块钱的月薪,你敢相信吗?中国教育的吊诡恰恰在于这里:玩命起来说你是蜡烛,真等到“蜡炬成灰”了,你一个月劳动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两斤猪肉?一个县,三四百名代课教师,教育出了多少农村子弟——说起来似乎是一个关乎劳动力价值的命题,在廉价月薪的背后,明晃晃对应着权力的失责。真不知那些权力部门是如何体恤民意、窥视民生?说良知太奢侈,尽本分足够矣。

  有人说,所幸的是地方部门闻过即改,让数百名代课老师命运逆转。不过短短几十个小时:又是调查核实、又是紧急会议,又是补发欠薪、又是增缴保险,其过程甚为感人。但这样的感动是分裂的:一方面,地方部门确实洋溢着危机公关的诚意;但另一方面,短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40倍薪资待遇,为何久拖未决?从天而降的喜讯对代课教师来说,是程序内的“应得”,还是“媒体曝”后的“偶得”?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官员为这样低廉的代课月薪担责?

  跳出诡异的数字来看,今日纳雍县代课教师的权益馅饼,不过是因“媒体曝”而逆转命运的又一次“大乐透”:制度未见转身,责任未见厘清,权益兑现得不白不明。这样的“路线图”总是惊人的相似:先是“网友曝”,接着“媒体曝”,接下来问题因“领导重视”或“担心领导重视”而迎刃而解。

  关注的力量,其实不在于“舆论监督改变中国”,而是权力的层级压力纠偏惯常的乖戾与失范。只是,个案式的纠偏没有任何可复制的喜感——譬如更多奔波在中国大地上的其他“代课教师”,有没有纳入“媒体曝”双眼的机会?

  有一点可以肯定,所谓“媒治”生态越富于喜感,现实的权责关系就越是凌乱。

  “毒地”开发亟需规范

  郭文婧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场旁边,但你可能正居住在比垃圾更具危害的“毒地”之上。

  北京东五环外朝阳区管庄乡,康泉新城二期工程工地上,挖掘机轰鸣。众所周知的是这里正在建设一个住宅小区,鲜为人知的是埋藏在这块土地深处的秘密——铁道部枕木防腐厂在此生产30余年,多种有机污染物慢慢渗入地表土、深层土、地下水。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北京、苏州、武汉等都出现过“毒地”导致施工工人中毒的事件。

  “毒地”,并不是我国特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位于伦敦东部的2012年奥运会场地,就是被上百年的工业严重污染的“毒地”。为了在此建奥运场馆,伦敦市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运用高科技将土壤就地“清洗”一次,修复程度之好令人称奇。

  我国“毒地”的修复与开发,正如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6月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从2006年到2010年,我们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和污染防治工作,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在中国尚属首次。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会适时公布调查结果。”

  可以预计,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市区的一些传统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退出繁华地段,我国将会有更多的“毒地”被投入开发。从“毒地”产生到开发的诸多环节中,最不应该为“毒地”负责的,便是居民。但是,目前为“毒地”埋单的却是居民,他们在用身体健康作为资本,来弥补社会欠下的环境债。

  “毒地”应该得到开发利用,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修复和治理“毒地”,更是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句话评论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各种形式的“高考祈福”在各地频繁上演。古城西安,一些寺庙出现了不少家长、考生组成的“临时香客”。

  ——没条件“拼爹”,就只能烧香拜佛了!(山西 魏力凯)

  近日,一则《武汉公路处特权招聘领导子女,布衣子女路在何方》的网帖在各大论坛广为传播,许多网友质疑这又是一次“萝卜招聘”。5日下午,武汉市公路管理处人事教育科向媒体确认,此次录用的7人中,确实有4人是市公路管理处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有1人是下属某交通局副局长的女儿。

  ——公权一旦被当做自家地,就肯定有“萝卜”长出来!

  (湖北 孙泰英)

  今年初,广州市发改委一份文件显示,全市近期拟新建的20座人行天桥平均投资接近1200万元,BRT(快速公交系统)沿线24座人行天桥增建雨篷每座要花500多万元。针对“天价”天桥的质疑,广州市建委称拟建天桥平均投资为500余万元,BRT沿线人行天桥增建一个示范性的雨篷投资为400万元。

  ——有无猫腻,就看有没有勇气“晒”投资清单。(广东 马锴辉)

  近日,广州白云区街坊曾先生遇到一件怪事:他收到一张《小儿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背面有9个问题要填写,其中第9条是“您的小孩是否怀孕或是否有可能在下个月怀孕?”对于这样的问题,曾先生直呼“离谱”。

  ——不奇怪。听说过男性检查过月经,女性被询问过前列腺炎吗?

  (四川 刘洪韬)

  劳改释放证竟成了护身符

  高考来临,为了让考生作息好,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对辖区内工地、夜市摊儿提出“调休”的建议,避免噪声对考生产生影响。检查行动中,有些地摊顽固占据在居民楼前,任由食客喧嚣吵闹、划拳,甚至有人拿出了劳改释放证当挡箭牌,威胁执法人员“别惹我”。(6月6日《郑州晚报》)

  过去,如果怀里有一张劳改释放证,不是藏着就是掖着,生怕被别人知道。现而今,劳改释放证反倒变成“宝贝”,成了可以对抗城管执法的护身符,这到底是世风变了还是人心变了?

  社会不能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劳改释放人员,应当给他们改过自新和回归社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但这绝不意味着劳改释放人员有“破罐子破摔”的特权,更不能因此挑战国家法律和公共道德,进而破坏社会风气。有媒体报道,前些年在西部某省街头,有一辆货车喷着“劳改释放请让行”标语招摇过市,一时竟然畅通无阻。

  正气和邪气,向来此消彼长。如何打击邪气,真正做到邪不压正,应当是这起劳改释放证“横行”事件给每个人带来的深层次思考。

  画\李宏宇 文\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