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湖南印象 > 正文
澧阳平原叩问南方人类古老秘密
2012-06-07 10:37:0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责编:荆彩] 字体:【

  澧阳平原叩问南方人类古老秘密

  本报记者 龙文泱

  

  

  城头山出土的大米

  

  汤家岗文化标志性器物——印纹白陶盘

  

  石门人的牙齿化石

  

  考古学家在这种红色网纹土中发现了虎爪山的旧石器时代石器。 本报记者 张京明 摄

  

  俯瞰城头山。 资料图片

  

  远古文物就是这样淘洗出来的。 黎春林 摄

  

  燕儿洞旧景。如今,它已被皂市水库淹没。资料图片

  

  2011年11月22日,临澧杉龙岗被发现的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第一粒碳化稻米。黎春林 摄

  

  揭开小麦起源之谜的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家奥弗·巴约瑟夫教授看见华垱遗址挖掘的陶片,兴奋地拍照。黎春林 摄

  

  鸡叫城近景。 曹毅 摄

   面积630平方公里,论博大,论物产,她都是世界平原家族中的小不点,却以娇小的身躯容纳了中国南方人类从山地走向平原、从狩猎采集到稻作农业的全过程。

  世界最早水稻田、中国最早的城、湖南目前最早的旧石器遗址、湖南人的老祖宗“石门人”……这块“自五十万年以来就生生不息的土地,其古代文化遗址分布之密集,种类之齐全,文化演变之连续,生态之多样,在湖南乃至中国,都是极为罕见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语)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世界文化遗产日,让考古专家做向导,带我们走进澧阳平原,追寻先祖光辉的足迹。

  澧阳平原

  ■地理坐标:北纬29°37′—29°47′,东经111°27′—111°55′。

  ■地理位置:湖南省洞庭湖西北岸的澧水中下游地区,地处武陵山脉的东北边缘,西、南、北三面环山,南临澧水,东向洞庭湖敞开。

  ■地理特征:背靠大山,面朝大泽的冲积和沉积平原,湖沼发育、河流众多,生态多样性为远古湖南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宜居之所。湖南仅此一处,别无分店。

  ■行政区域:涉及当今澧县大部分和临澧县一部分,也包括津市市、安乡县和石门县的少部分地区。

  澧阳平原史前遗迹游最佳路线:

  临澧—石门—澧县—津市—安乡

  小小平原吸引世界目光

  寻访地:临澧杉龙岗(新安镇杉龙村,距今约9000-8000年)、华垱(新安镇华垱村,距今约13000-11500年)

  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平原的真理同样适用于澧阳平原。澧水赋予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的先天优势,她背倚巍峨的武陵山脉,坐等中国南方人类从山上慢慢走入平原的电影上演。

  “到目前为止已有566个重要的史前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0.9个,这个密度是很罕见的。”郭伟民讲述的2010年的澧阳平原,就如此令人惊艳。

  布满细纹的手掌,中央一小颗黑乎乎的细长颗粒,上方一张写着标码的橙色纸条——临澧县文物局的黎春林谈起这张照片兴奋不已。“这是2011年11月22日,中美合作稻作农业起源研究项目启动以来,从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彭头山文化层泥土中筛选出的第一粒碳化稻米!”

  近4万平方米的杉龙岗遗址,分布于战国时期申鸣城西部的一块岗地下层,周围是平坦的农田和菖蒲洼地。为了给绵延30多公里的九里——八根楚墓群找归属,黎春林发现了申鸣城,进而发现了杉龙岗。

  和稻米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制品,陶片在探方中分布密集,层层叠压的现象引人注目。灰沟和房屋柱洞的遗迹也很明显。

  澧阳平原密集丰富、价值重大的古遗迹群让世界惊喜连连,国际、国内专家纷至。因揭开小麦起源之谜享誉全球的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奥弗·巴约瑟夫教授和郭伟民一同担任联合考古队的领队,他余生的目标是揭开水稻的起源问题,在中国考察了不少地方后,他把目光锁定在湖南的澧阳平原。

  杉龙岗北面的龙凤山脚下,华垱遗址的陶片让巴约瑟夫教授拿着相机的手按个不停。

  这里原本也是一片岗地,“土堆得有电线杆子那么高”。陶片就嵌在公路边缘的斜坡里。“沿坡面刮土,刮得‘噌’地一响。”黎春林在有响声的地方继续刮,看到上下叠加的两个圆弧形,再拿小铲慢慢清除圆弧周围的土,确定是陶片。“赶紧用土盖上,保护现场,向省里汇报。”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经过碳十四测验,为距今13000年前烧制。“旧石器时代如何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仍不清晰,华垱和澧县宋家岗等地为研究提供了可能。”

  然而这都只是神奇澧阳平原的冰山一角,对于这颗考古界的新星来说,好戏才刚刚上演。

  点亮长江中游文明火种

  寻访地:津市虎爪山(金鱼岭街道办事处孟姜女大道,距今约50万年)、石门燕儿洞(皂市镇十家坪村,距今约10-1万年)

  “探索中国南方早期文化的渊源……只要把考古的事实结合起来,一系列的证据也都指向了澧阳平原。”(郭伟民语)

  最早的考古事实在津市的虎爪山和石门的燕儿洞。

  澧阳平原东部边缘,虎爪山像一只虎爪,自西往东,从古大同国家森林公园的山麓伸向澧水。这是目前我省发现的一处时代最早的且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它与北京周口店遗址同时代,但由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它的人类遗存不在山洞中,而是在旷野上。它也不同于华北的旧石器文化,而与我国南方普遍分布的砾石器文化传统一致。

  孟姜女大道的修建,把虎掌和爪尖一分为二。挖掘点在爪尖,1988年4月,当地考古人员在此发现20余件表面光滑、有打制痕迹、与粗糙山石完全不同的疑似石器。往北走几百米,过了津市市文物管理局,有一条当地人称为芦家峪的沟渠。沿一条蜿蜒的小路下去,枇杷熟了,花儿盛开,沟渠旁的菜地里,绿油油一片。文管局局长彭佳说,根据推测,这就是虎爪山人最初生活的地方。

  但虎爪山并未发现人类化石,目前最早的湖南人——“石门人”,栖息在石门县皂市镇十家坪村的燕儿洞里。这是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天然溶洞,据说,每年冬去春来时,就会有燕子从四面八方来此繁衍生息,成为当地趣景。

  可惜的是,燕儿洞已经葬身在皂市水库的茫茫大水中了。如今,这里山清水秀,倒成了钓鱼爱好者的天堂。

  水边,燕儿洞最初的发现者——石门县博物馆馆长龙西斌凝视着洞口的方向,满脸疼惜与无奈。三十年前,他乘坐一条小渔船从渫水河的西边来到这里。洞口很小,仅容一人通过,里面黑黢黢的。他拿着蜡烛,发现了犀牛化石、东方剑齿象象牙化石。出来时,一条黄色大王蛇挡住洞口,他慌忙抓起地上的砂石吓走蛇,惊出一身冷汗。

  此后,在旧石器时代专家、时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的带领下,燕儿洞发现了猕猴、豪猪、竹鼠、虎、豹、獾、东方剑齿象等100多件化石,50余件石制品,还有一段人类左股骨化石、下颌骨1件,以及完整牙齿3颗(第三次又出土了完整人类牙齿3颗)。

  最早发现,也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石器时代人类——“石门人”从此破“洞”而出。

  找寻世界第一缕稻香

  寻访地:澧县彭头山(大坪乡孟坪村,距今约8200-7800年)、八十垱(梦溪镇五福村,距今约8500-7500年)、城头山(车溪乡城头山村,距今约6300-4000年)、鸡叫城(涔南乡复兴村,距今约5300-4000年)

  五月的澧阳平原,到处秧苗青青,可以想见秋天成片金黄的稻浪涌动的美丽。

  “澧阳平原符合农业起源的要求,澧阳平原发现的碳化稻谷,比长江下游要早至少600年,我相信世界稻作起源地就在这里。”奥弗·巴约瑟夫教授对澧阳平原很有信心。

  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经济,人类文明急速发展。曾经,人们说水稻的起源地在印度。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表示,有很多证据显示,澧阳平原率先完成了由狩猎采集向稻作农业经济的转变。

  世界的第一缕稻香,穿越历史,扑面而来。

  1988年,彭头山遗址,大量掺杂在陶片里的距今9000年的稻壳面世。为了提高陶制品的质量,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地将稻壳作为主要羼合物掺入红烧土块,这里面也有很明显的稻秆和稻叶印痕。这是“我国8000年以前即存在稻作农业的标志。”

  1996年,八十垱遗址,距今8000多年的近万粒碳化稻谷从古河道中喷涌而出。“八十垱水位低,探方时常进水。开始在古河道旁挖掘,陆续有零星的黑色颗粒在水面上漂浮。过了几天挖到古河道,地下水‘突突’地往上涌,稻谷越来越多!”澧县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曹毅亲历了数万谷粒涌出的惊喜。“黑色淤泥里的稻谷还是金黄的,一两分钟就变黑了。”他们还挖出了类似田埂的遗迹,碍于八十垱水位低,土质松软,容易塌方,只得作罢。

  1997年,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遗址,距今约6000多年的世界最早古稻田在东城墙的最底部现身。一个规则的小土埂,土埂两侧是平整的灰色软泥,分明是稻田的模样。田里的稻叶、茎、须和稻谷,长得跟旁边地里老乡种的水稻一模一样。水从田边人工挖造的灌溉小水渠流到圆形水坑中,经过泥沙沉淀再流入田里。

  2007年,距今约4000多年的鸡叫城遗址内,碳化谷糠堆积如山,城外排列有致的平行沟渠显然是人工开挖的灌溉水渠。

  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中国最早的城繁华不逊长沙

  寻访地:石门皂市下层(皂市镇石坪村,距今约7800-7000年),安乡汤家岗(安全乡刘家村七组,距今约7000年)、划城岗(安障乡沙湖口村,距今约7000-4000年),澧县城头山、鸡叫城

  丰衣足食,该建一个安居乐业的城了。可正如稻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城的建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夯筑起高大的城墙之前,有一个由环壕向城壕聚落演变的过程。

  中国史前垣壕首先在八十垱遗址出现,它由人工开挖,壕内侧有一道土垣。它与自然河道相贯通,是聚落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为城池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现在,八十垱建起了初步的景观点,今年8月起免费开放。石板小路曲折延伸,菖蒲沿河生长,水稻生机勃勃,荷花盛开。翠竹身后,六个考古现场复原的探方整整齐齐,在这里,你可以向考古专家学习如何从一堆泥土中分辨历史。

  渫水河边看似杂草丛生的皂市下层遗址,继承彭头山文化而来,这一时期,澧阳平原的聚落数量增多、面积扩大,生产力水平提高。

  1977年冬天,安乡县汤家岗村,考古业余爱好者、乡村教师潘能艳无意中发现了地上有一些打磨光滑的“石头”——由此揭开了汤家岗文化的序幕。遗址上的居民已经迁居,种上了青草,A、B、C三个区域分别展示了一段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环壕、有明显土围的壕沟、居住区和建筑群。精美的印纹白陶作为原始社会的艺术品、汤家岗文化的标志性器物,传播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浙、陕西的汉中、岭南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汤家岗挖掘的时候,周围的村民都跑来看,有人说自己村也有很多一样的‘石头’。”安乡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陶勇刚说,划城岗遗址是这样被发现的。

  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城墙经过四次夯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区、农业生产区安排得井井有条,四周还聚集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考古学家说,城头山的人口密集程度和今天差不多,繁华程度好似省会长沙。

  至高无上的权力者颈戴精美玉璜,有妻妾和大量精美陶器陪葬,甚至还有屈肢葬的殉葬。王权制度影像初露。

  “州北二十里,平原中突起土阜,周遭如环,约四百余丈,中间甚平衍,四门相向,不类生成者。俗传仙人夜筑此,鸡鸣而止,故名。” 城头山东边十多公里外的鸡叫城,在清代同治年间就已经作为景点,被收录在《直隶澧州志》的《景物篇》。

  它崛起于城头山末期,比城头山还要宏大、发达。“城墙宽达40米,现在残存的高度最高处也在10米以上……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城内几乎布满了建筑……它的周围,密集分布着数十处居民点,形成了一个超级城壕聚落集群。”

  然而繁华总有落尽时,鸡叫城的繁荣维持了数百年,距今4000年以后突然衰落了。整个澧阳平原也突然衰落,原因不明。但是她留给我们的这些遗存,却能让我们穿越时空,触摸万年前先祖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