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专题 > 辛亥湖南 > 正文
【辛亥·湖南】小山村的大故事
2012-04-16 11:46:5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文热心] [责编:荆彩] 字体:【

  小山村的大故事

  ——1961年,刘少奇同志在天华

  本报记者 文热心

  

  刘少奇在天华大队部看阅文件。

  

  1961年,刘少奇在天华大队部一住18天。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 周游 提供

  

  “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 (资料照片)

  

  刘少奇与群众座谈。

  天华,长沙县福临铺(现为青山镇)的一个小山村。

  天华,因为共和国主席的来到,便有了“大故事”。

  在刘少奇同志在这个小山村蹲点调查51周年前夕,记者来到这里作着“天问”:在中国,有几个山村与共和国命运如此紧密相连?

  1 共和国主席在大队部一住18天

  出长沙县城星沙,沿老长(沙)岳(阳)北行30来公里,过福临铺,一个彩色牌坊映入记者的眼帘:“求是之光纪念园”。纪念园后面是一排土砖青瓦平房,当年的天华大队部,现在是刘少奇同志天华农村调查陈列室。

  平房正中那间,是少奇同志当年蹲点时与群众座谈的会议室。一张农村常见的八仙桌,一张矮条桌,加几条双人木板凳,旁边桌上一个竹篾壳热水瓶,就是全部摆设。据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平化回忆,少奇同志这次到湖南农村蹲点时,省里“为他作准备的同志运去了沙发、澡盆等生活用品。他知道后,提出了批评,要他们把这些用品运回去。出发之前,他说要轻装简行,像过去打游击一样。下去自带行李,自带碗筷。”

  从会议室往南,穿过一个杂屋,就是刘少奇夫妇的卧室。那张“床”是两条板凳架着两块门板,一床上世纪农村常见的家织印花草蓝布棉被,一顶家织的棉纱蚊帐。靠窗户处摆着一张土不拉几的书桌,上面有一盏煤油灯、一截蜡烛。墙边还有一面镜子、一个书柜。

  这就是住宿、办公合一的“主席府”。

  刘少奇夫妇在这里一住18天。

  18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

  18天,对于分秒千金的共和国主席,分量沉甸甸。

  18天,因为共和国主席的“介入”,中国农村改革之门开启,“天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走向历史前台,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重重一笔。

  2 “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大队”

  1961年,“大跃进”运动的潮水虽然消退,可留在神州大地的后患已显露出来——“超英赶美”的奋斗目标,让浮夸风一时甚嚣尘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被层层拔高;“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资源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公共食堂成立,4亿多中国农民吃起了“大锅饭”,洪水和干旱也接踵而来,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严重困难之中,饥荒正在全国蔓延。

  问题出在哪里?

  于是,党的领袖们先后下乡蹲点调查。少奇同志来到了湖南,来到了天华。

  这年的4月12日,刘少奇来到天华后召开第一个座谈会,听到的情况与他所看到的大相径庭。显然,社员们没有讲真话。

  4月15日,少奇同志叫工作队用“两工换一工”(即两个队员下田劳动,换一个社员来开会),从田里叫上来8名社员来座谈。8个人打着赤脚来到大队部。少奇同志给男人递烟,王光美同志给大家倒茶。少奇同志讲了开场白——谈谈大家最关心的食堂。社员都很紧张,不说话。坐在旁边的彭叔仪紧张得烟都掉了。少奇同志帮他捡起来,又发火柴帮他点上,要他发言。

  彭叔仪这才说,“这食堂好不好,我也说不清,我只晓得如今是‘鸡婆不生蛋,猪婆不发革(不发情),人婆(指妇女)不养崽了’”。王光美听不懂,问“为什么”。彭说:“妇女都不来月经了,怎么养崽?”大家哄笑起来,会议气氛变得轻松了。大家也就讲起了真话:

  “现在是饿死了也要忍,眼睁睁忍到死……”

  又有人说:“每户办个食堂是最好的……”

  “什么都发展不了,何解不得

  病……所以才跑了那么多人到江

  西”……

  少奇同志思考良久后说:“既然大家认为公共食堂没有优越性……办不了就散到每户,只要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在场人听后个个难以抑制喜悦之情,纷纷叫好。当天会议开到晚上7时35分。

  由王光美同志亲自做记录,同样的会议一连开了13个。他深入走访群众59人,走队下食堂,甚至入茅舍扒开人粪细细检查,看社员到底吃的什么。

  天华的现实震撼着少奇同志的心。沉思以后,他作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决定:天华大队的公共食堂可以自行解散!并责令当地干部从外地调来铁锅,分发到每户社员家。

  “公共食堂解散了!”消息传出,许多群众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大家奔走相告,很快传遍了附近的大队、公社。“这是什么人开的恩?” “是刘主席亲自下的命令!”“刘主席真是我们的救星啊!”喜悦、感激、疑惑……一时间,让天华大队成为了全国的焦点。

  天华大队的社员,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后第一批家里有锅的人;天华大队,成了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大队!

  3 “三自一包”的先行地

  在陈列室里,有两张土地使用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张是社员房屋使用的,另一张是自留山的。村支书杨义告诉记者,这可能是新中国最早的土地使用证。原来,少奇同志在天华蹲点调查18天后,决定调整党的农村政策,推出了“三自一包”和“四大自由”,前者就是“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天华也就最先享用着这束阳光。

  “三自一包”无疑是少奇同志在天华蹲点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农民想过日子,我们的政策就应朝这个方向作出调整。他经过反复调查思考做出决定:房产归农户自己所有,山地给群众自留一部分,种菜的荒土划到农户自己留用,耕地实行有偿承包。“三自一包”就这样出台了。

  后来,“三自一包”在省委书记张平化的牵头下于湖南省全面展开。在后来的“七千人大会”上,又作为全国性的政策推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恢复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缓解了3年困难时期以来的饥饿情况,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4 过好日子的路径:“十个一”

  少奇同志在天华作农村调查时,和省委书记张平化谈到农村建设问题,他说到要让农民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具体设想是:

  有一栋好房屋,开门亮窗粉壁墙;

  有一套好用具,农具、炊具、副业工具样样俱全;

  养一栏好猪,自养、自繁、自食,又有卖;

  养一群好家畜,有鸡、有鸭、有狗、有猫;

  种一园好蔬菜,大蒜、韭菜、香葱,品种多样化;

  养一塘好鱼,鲢鱼、鲤鱼、鲭鱼、鳙鱼、草鱼水中游;

  蓄一块好柴山,树大柴多,用柴自给;

  一天三餐好饭菜,饭甜菜香、讲究营养;

  一人有几套好衣服,床单、被帐换洗不缺;

  房前屋后一片好风景林,棕、竹、桃、李样样有,春温冬暖夏天凉。

  这是少奇同志对农民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成了全省干部群众的福音。

  5 “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

  这是两个村官的对话。时间:2007年的一天。地点: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后来成为全国干部楷模的沈浩,时任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支部书记。

  杨义,当时准备接任天华村支部书记。

  他们一见如故。以后,沈浩不幸病逝,杨义大哭一场。不过,当时的杨义指着墙上挂着的“小岗,中国农村改革在这里起航”标语说,天华的改革比小岗早了16年,只是文革一来被迫中断。

  沈浩笑笑,说小岗村农民创造了“大包干”这一历史品牌。

  杨义回答,“大包干”是“三自一包”的延伸和发展。

  两人又讨论起中国农村致富的路径。沈浩说一靠科技、二靠政策,杨义说少奇同志在天华早就提出了“十个一”。

  透过两位村官的谈话,人们可以看到,少奇同志在天华蹲点调查后所作出政策性调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他的心中有一个系统的中国农村改革蓝图。

  那次蹲点调查已过去51年。少奇同志留下的精神财富今天仍如雨露般滋润着这方土地。44岁的杨义,本是一个“小老板”,年收入几十万。之所以放弃个人发财来做这个“官”,就是想沿着少奇同志在这里形成的农村改革思路走下去,走出一条独特的农村全面小康的路来。

  杨义告诉记者,天华的改革坚持少奇同志在这里调查时的实事求是原则。天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只能办环保型企业。他们目前引进的6家企业分别是农庄养老、旅游休闲和农产品种植、加工、配送方面的。天华改革模式,也只能是在党组织坚强领导下,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天华正在探索全村公司化的模式,即让村民的土地、山林等入股,以员工的身份到公司上班,让生产资料社会化,村民既拿工资又得红利。

  杨义还告诉记者,为让少奇同志的精神财富永远传下去,准备建好两个纪念性项目,一个是初有规模的“求是之光纪念园”,另一个就是“全国党员求实培训中心”。

  “总之,要让天华再一次走到共和国的前台,实现少奇同志生前希望的那样——真正的红旗单位。”杨义颇有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