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专题 > 走基层 > 正文
【记者在基层】“码”后重生沅古坪
2011-10-26 23:36:5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向国生] [责编:周静] 字体:【

  本报记者 向国生 廖声田 通讯员 伍芳

  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慈利县和怀化市沅陵县3区县交界处,有一个叫沅古坪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民勤劳,一直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的集镇,尤以腊肉、辣椒和霉豆腐“三宝”远近闻名。可在前些年,受地下“六合彩”影响,沅古坪“买码”成风, “码害”像一场浩劫,使这里的经济一度萎靡萧条。

  10月25日,当记者翻山越岭来到沅古坪镇的村村寨寨时,真切感到这里的山民已从“码害”中重生。永定区信用联社理事长张文权告诉记者,沅古坪信用社存款比年初净增2100万元,总额达到10300万元,成为该区信用社系统第一个存款过亿元的农村网点

  “今年已出棚5批,还有3批,估计年收入160多万元。”在高坪村200亩食用菌大棚基地里,只见一排排香菇、平菇长势喜人。种植大户陈金标告诉记者,以前他做木材生意欠7000元贷款一直未还,2009年联合6个农户成立食用菌合作社,自筹资金50万元,在信用社贷款32万元,建大棚、修冷库,去年尽管遭受水淹还是收入了80多万元,产品销售到张家界和沅陵。他这个以前的贷款大户如今已成为有名的存款大户。

  在烟叶大村雷家山,租种110亩地的烤烟大户陈世春同样也尝到了甜头。信用社“提前介入”,与烟站一起担保,建烤房、搭大棚,再支持8万元贷款作为生产资金,“现在第一批烤烟出售就收入12万元,全部销售完,可赚15万元,还了贷款本息,还可以存上几万元呢!”陈世春一脸收获的喜悦。

  “惨痛代价的深刻教训,使群众醒悟了。”沅古坪镇党委书记侯毅介绍,2004年是“买码”高峰期,直接导致年人均收入降至1800多元,此前每天市场能卖出20头猪肉,当时竟然一头猪肉都卖不完。到2010年,镇里人均收入上升到3500多元。”

  眼下正值农副产品收获上市时节,在沅古坪信用社营业厅,只见还贷存钱的农民一拨又一拨。信用社胡主任介绍说,全镇从事种养业的农户约2300多户,早春播种时,信贷员直接上门到每家每户,调查评估,每年贷款扶持900余户,支农贷款达到1900万元。

  在沅古坪农贸市场,记者遇到正在卖干椒的高坪村陈世伟老大爷,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山羊胡子说:“山里人只能靠勤劳,投机取巧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