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愿更多的“小人物”登上“大雅之堂”
2011-09-05 23:06: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德权] [责编:周静] 字体:【

  徐德权

  《人民日报》8月22日一版刊登了题为《一个村民小组长的酸甜苦辣》的报道。通读这篇报道,不仅感受到一名村民组长付出的艰辛、承受的委屈、微薄的报酬以及忙碌后收获的喜悦,更令人激动的是,一个身处最基层、职位最低微的村民组长,竟能在全国最高级别媒体的头版头条位置上一展风采。

  笔者曾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深感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稿件很难,发头版头条是难上加难。一般来讲,过去能登上这个位置的稿件,除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重要活动、全国重大典型外,就是各省的亮点报道,市、县级想登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也非常困难,更莫说一个职不在品的村民小组长了。然而,如今《人民日报》的头版上却出现了,而且刊发的位置、标题做得很醒目。这是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带来的清新之风。

  有理由为党报出现的新气象感到欣慰: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要求在党的机关报得到体现;“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也有机会在最高党报上得到反映;我们党倡导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作风正在通过舆论导向进一步发扬光大;寻常百姓受关注,《人民日报》所蕴含的“人民”的属性更加彰显。

  一篇报道位置的安排,一个报道对象的变化,给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联想与启迪。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应、社会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报道本身,它所具有的新鲜性、活泼性、亲切性、可读性,给读者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中宣部等部门在全国新闻单位倡导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拜人民群众为师的具体实践,也是新闻战线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精品佳作的根本途径。这一点,《人民日报》开了一个好头,同样,人们也期待,各地的机关报以及各类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更多地关注基层,关注身边平时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多反映他们的所为、所想、所求,让他们有更多机会登上媒体的“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