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文化视点 > 正文
“快乐女声”收视率为何节节高
2011-08-31 00:31:2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丹] [责编:周静] 字体:【

  老树春深更著花

  ——2011“快乐女声”观察

  湖南日报记者 杨丹

  从2004年“超级女声”开始,历经改名、绯闻、官司,一路走来,“快乐女声”毁誉参半,饱受争议。都说“七年之痒”,都说“选秀已死”,当2011“快乐女声”总决赛进行了一半时,却让“快乐女声”历久弥新,节目收视率场场上升。

  9进8的比赛,收视份额升至13.57,同时段排名全国第一,而且超过了2010年“快女”决战之夜的最高收视率。其后几场比赛收视率也是一路看涨。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是什么让“快乐女声”重新俘获了观众的眼球?答案是蝶变,是创新。

  主题秀植入主流价值观

  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第一场,12强选手在自信满满的“我敢”主题秀中精彩开锣。

  紧接下来的几场晋级赛主题,精彩不断升级。从11进10大胆释放 “我很有”的澎湃勇气到10进9深情流露“我记得”的亲情故事,从9进8甜蜜升级“我爱你”的情窦初开到8进7记忆深处“我想念”的点滴感恩。

  在8月27日晚6进5比赛中,向父母致敬的“我懂了”主题让现场沉浸在一片亲情的海洋中,大大拉近了选手与观众的距离。青涩腼腆的段林希讲起辍学进歌厅打工的过往,在父亲生意失败时,她用自己唱歌积攒的钱赎回了家中抵押的房产证,对着父亲说了句“我的就是你的”。朴实的话语让人心头潮湿一片。

  每一场总决赛的主题设计,各自精彩纷呈,但串连在一起又如璀璨的水晶一样,闪耀着成长与梦想的光辉。于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仅是在等待最后的结果,更多地是在分享成长与梦想的感人故事。

  在精心制作的主题VCR中,记录着选手们一路走来追求梦想的辛酸与坚持,当观众听着这些故事,内心总是被温暖着,感动于这些平凡的女生,在各自迥异的生命历程中,一路欢快坚强地奔跑着。

  因为有了这样阳光而温暖的主题,植入了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无疑在精神内核上升华了这场歌唱比赛,在无形中渐渐具有精神引领的特质,对青年人具有励志的功能。

  三方评委相互制衡保公正

  在“快乐女声”的舞台上,除了选手的表现,还有一个因素倍受关注,那就是评委的点评。

  为了制衡专业评审团的“一家之言”,本届比赛采取由大众评委、专业评委、微博评委三方共同决定选手去留的评判机制。

  追溯大众投票方式,最早的“超级女声”,曾采用手机短信投票,个人选票常常高达几百万,但却有拉票之嫌。后来评审机制改革,又采用31名大众评审,但许多观众认为用31个人来代表大众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导演组秉承大众评审尽量代表大众的宗旨,今年首度启用千人评审团。这1000位大众评审都是自己在金鹰网抢票产生,他们在比赛中分为五大区域,每人一台投票器,为选手投票,在最后的终极PK中掌握对选手的生杀大权。

  有不少观众表示,千人大众评审团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中来,决定选手的去留,与观众贴得更紧,也更显公平。

  “与时俱进”的微博评审团也在几场比赛中广受关注。从第一场比赛中的高考状元到随后的老中医,从相亲达人马夫哥到最帅大厨,来自各行各业的微博评委凭借其强大的群众影响力,让人侧目,也代表了“草根”一族最真实的想法。他们在与专业评委的对决中,语言犀利、精彩激烈,成为节目的又一看点。

  “真人秀”与梦幻舞台

  “快女真人秀”是首个大规模台网互动节目,旨在通过网络电视全面揭秘选手在“快乐城堡”里的点点滴滴。

  自12强选手入住“快乐城堡”,50多个摄像头“监控”下的真人秀开播以来,观看直播人数持续上升,创下新高。专业人士称,“快女”将选手点滴日常生活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一方面是国内选秀节目的首次尝试,拉近了选手与观众距离,另一方面也是本着“细节决定一切”的原则,通过“真人秀”节目体现比赛的公平性。

  在王菲的长沙演唱会刚刚结束不久,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便被打造成一个兼具潮流时尚与现代感极强的万米璀璨大舞台。

  与以往1400平米的室内演播厅相比,全新打造的万米舞台有专业的伴奏和配唱,一流的音响灯光设备和巨大的舞台空间,再加上三块巨大的LED高清显示屏,以及台下上千位观众的喝彩欢呼,让整个比赛现场已经成为一场梦幻的演唱会。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这里,观众将共同见证一场场音乐的盛宴,一次次梦想的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