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自查自纠修复不了故宫的“N重门”
2011-08-06 00:00:5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禹振华] [责编:蔡矜宜] 字体:【

  自查自纠修复不了故宫的“N重门”

  禹振华

  提要:声誉也像瓷器一样是易碎品,如果事故一再发生,且事故发生后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放心就会变成不放心

  故宫博物院官网3日发布消息称,根据有关规定,故宫博物院对造成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

  沸沸扬扬的故宫“文物损坏门”,就这么落下帷幕?可是,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造成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故宫博物院这次的自查自纠中,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临时工”没有成为主角。

  从4年前“星巴克门”,到今年的“会所门”、“错字门”、“失窃门”,乃至现在的“文物损坏门”,“N重门”的洞开,还是未能把故宫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打开——曝光之前,秘而不宣是习惯动作;曝光之后,被动证实是固有姿态;处理结果,轻描淡写依旧刺人眼球。

  一扇又一扇“门”掀开,为何早应该向公众打开的那扇公开监督的“门”,故宫博物院还在紧紧关闭?

  “文物损坏门”发生后,故宫新闻发言人回应称,“请公众相信故宫人对故宫的敬畏心”,故宫人把收藏的文物当眼珠子般珍惜。

  其实,公众本来很相信故宫的声誉,也不会因为偶尔一次事故就否认故宫的文物保护能力。但是,声誉也像瓷器一样是易碎品,如果事故一再发生,且事故发生后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放心就会变成不放心。

  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博物馆,最顶级的文物保护机构,展品轻易失窃,错字贻笑大方,公共场所被指变私人会所,文物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遭损。如此管理水平,怎能让公众放心?

  迟滞长达26天后,才在微博曝光的压力之下公开和上报文物受损事故。曝光后,工作效率又堪称“神速”,不但迅速查清了事故原因,时隔一天又迅速“启动制订”了修复计划,现在还有了处理结果。这样的应急态度,又怎能让公众敬畏?

  故宫“自查自纠”所形成的事故报告,能否客观反映事件真相?自我认定的责任和处理结果能否成立,公众存有疑虑。有关部门有必要介入重新调查。

  故宫虽表示修复破损瓷盘不成问题,但相对于技术层面的文物修复,对“不放心”、“不敬畏”社会心理的公信力修复,才是直抵要害,更具本质价值的修复。而这样的修复,绝对不是轻描淡写的“自查自纠”所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