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岂能挟毕业证以令“就业”
2011-06-11 22:13:0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丽斯]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据新华社报道,大学生毕业季来临,多家网络论坛近期频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问题的曝光帖。记者对所涉高校展开调查,发现要求学生“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的现象确实存在,高校就业率水分仍需“挤干”。

  毕业证,本是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学校准予其毕业的凭证。当学生满足毕业的条件时,学校就应该按照程序颁发毕业证书。挟毕业证以令“就业”,规定用就业协议才能换取毕业证的这种行为是毫无道理的。

  可高校这么做是有其“道理”的:其一、因为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虚报就业率,就可以得到来年的招生计划指标。其二、在各个高校,就业率大多跟导师的考核、奖金挂钩。其三、对这些所谓的协议,学生也不会当真,一般不会引起法律纠纷。

  甚至,对学生“被就业”的问题,高校还有替学生考虑的道理——“让应届毕业生‘被就业’,其实是为学生好,可以方便学生落档、落户。如果学生不签好就业协议书,学生的人事档案要寄回学生户籍所在地,以后学生重新办理手续会比较麻烦。”

  基于如此种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理由,“先签就业协议书,才能领毕业证” 之类的规定大行其道 。或学生出入路边小店,签个假就业协议;或高校出面联系,集体安排一个与所学专业、学生素质毫无关系的岗位,却不管学生日后是否呆得下去;或索性作假,凭空捏造数据。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权益的侵害,与高等教育理念相距甚远。

  高校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追而得法,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学生开辟就业渠道,对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开展就业指导。如今有些高校本末倒置,挟毕业证以令“就业”,用虚假的高就业率,掩盖专业教育脱离社会需求事实,其结果必然是一边学校继续大量招生,一边更多的毕业生就业无门。

  就业,是大学生踏进社会的第一桩大事。学校挟毕业证以令“就业”的作法,逼得学生们弄虚作假,这必然在他们心灵留下深刻烙印。如此,多年来的“诚信教育”,乃至所有的道德品质教育,都可能在这样一次被迫无奈的弄虚作假中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