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裸捐”书记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2011-06-02 00:14:2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英团] [责编:周静] 字体:【

    刘英团

  1949年入党,从县长到县委书记,再到担任湛江市政协主席,陈光保的官越来越大,群众把“保伯”却叫得越来越亲热。

  从正厅级干部的位置上离休后的陈光保,没有去老干所休养,却跑到偏僻的雷州半岛承包4700亩荒地开荒种果树,把果场的全部收入都用来资助大学生,甚至卖掉了他在湛江市区的唯一一套房子。而他年届七旬的弟弟至今仍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

  陈光保不是那种有资格上胡润富豪榜的人。105万,对于百亿富翁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对陈光保来说,却是倾其所有,就连子女孝敬的20万也捐了出来。10年来,他究竟资助过多少大学生,已经没有人记得清了。

  诚如媒体所言,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裸捐”。“裸捐”书记捐百万,或许不是捐出物质财富最多者,但他却是最震撼人心的一个——“我如果给子女留下一分钱,那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耻辱。”他还承诺,今后自己果场的所有所得全部都捐出去,身后不给子女留一分钱,并“请湛江的干部群众监督”。

  “裸捐”书记一生清廉律己,不厌其烦的叮嘱前来果场探望他的官员:“做官,要做好官,不要做坏官。”“海康(今雷州市)历史上出了6位清官,6位都没有留财产给后代,只留下‘清廉’二字。我是共产党员,为什么要留财产?”

  年届八旬,有着61年党龄的陈光保,虽从来没听说过“裸捐”是怎么一回事,但“裸捐”却是他当下正在做的事。这正是陈光保的价值取向。诚如社会学者赵国旗所言,“裸捐”书记捐百万,不给子女留下一分钱,“绝不单单是裸捐者中简单地增添了一例,这不是因为他不同于大多裸捐者只是承诺死后才会去兑现,而是因为其作为一名老党员的价值观、金钱观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不图别的,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做好人,多做好事。”陈光保对自己资助的学生只有这样的要求。他的举动最初并不为人理解,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怪,有人说他爱出风头,他都不当一回事。因为在这位老党员的心里,他心里最有力的支撑就是对党的信念。“我是从战火硝烟里走出来的共产党员,可以说是从战友的尸体堆里捡回了一条命,我要是再捞钱,怎么对得起死去的战友?”

  如今,雷州人把他亲切称为“保伯”。一声亲昵的称呼,包含着群众对这位真正共产党人的全部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