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让慈善走在“春天里”
2011-05-12 23:42:2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张玉胜] [责编:周静] 字体:【

  张玉胜

  陈光标5月8日晚出现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在回顾了自己13年的慈善之路后,首次对“慈善注水”风波引发的质疑做出了反思——“我对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如同慈善不只是陈光标的个人行为一样,近年来关于行善的争议,也并非只发生在陈光标一人身上。在慈善机构面临信任危机之后,慈善行为又面临着动机的质疑与拷问。而这种质疑与拷问本身也正面临着道德非议:你怀疑别人的慈善,自己又有多少慈善?这种道德非议的背后,映衬出当下慈善的一种脆弱社会心态。

  应该说,中国的慈善发展已经到了深度反思、亟待完善的时候了。这不应当是陈光标一个人的反思,更应是全社会的反思,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有深度的痛彻反思。

  首先,慈善的本质是一种爱心与良善,它拒绝祸心,也反对伪善。动机和目的不纯的慈善,都不是文明社会所需要的真正慈善。真正的慈善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晾晒,经得起拷问。质疑的背后,捍卫的正是慈善的良心,防止慈善被人恶意把玩和利用。因此,我们包括行善者本人,不必对这种质疑也来一场“你什么居心”的道德非议,而应当给予这种质疑以道德正当性,甚至对一些无端的猜忌也宽容待之。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被质疑而不倒的慈善,只会越发赢得社会足够的敬意,才会真正成为引导社会向善的力量。

  同样,对行善者也需要包容。也许,有人想通过慈善捐赠后得以免税避税,有人想高调慈善后赢得好名声或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等等,这些目的和动机,只要不触犯合法守德的底线,没有非法的僭越和道德的欺诈,都是值得鼓励的。具体到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只要是合法的,即使有违“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道德认知,有“作秀”和“图名”之嫌,社会也应当给予包容和理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苛刻的道德要求,只会挫伤行善之心,进而损害中国的慈善事业。

  慈善呼唤规范。纵观屡屡发生的慈善风波,无一不是因为捐献行为公开透明的缺失。将募捐箱放在阳光下,不仅有助于让公众清楚地知道谁参与了募捐、募捐了多少钱、募捐的资财是怎样使用的,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诈捐”、“骗捐”和挪用善款的行为发生。捐献者如果因故不能如期和如数兑现募捐承诺,也要及时如实向社会说明情况。

  反思是手段,整改是目的。增强慈善事业规范化的紧迫感,实现人们期盼让慈善走在“春天里”的愿望,当是愈快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