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还原真实的周氏父子
2011-04-26 00:20:2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荆墨] [责编:周静] 字体:【

——重读周海婴《我与鲁迅七十年》

  □荆墨

  鲁迅之子周海婴驾鹤西去,除了对他的缅怀,我还重读了《我与鲁迅七十年》。一生从事物理学专业的周海婴,写历史时挤去了水分,浓缩的真实令人边读边想。

  周海婴给人的印象是,清癯瘦高,一头如霜白发,脸上嫡传的“周氏”之眉又黑又浓,颇有鲁迅先生的神采。现在,我们关注周海婴的逝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又一次关注鲁迅。

  《我与鲁迅七十年》是周海婴对鲁迅的记忆与追怀。内容包括鲁迅生前事件、知己故交间的往来、死时的情景、夫人许广平的生涯,以及鲁迅文物的保护工作等。书中除了透露出鲁迅的日常生活与脾性外,更经由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事、物,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以及时代转变中的波折。书中还叙述了鲁迅与周作人由手足之亲而不相往来的经过,也对鲁迅最后死亡的原因提出了疑问,揭秘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

  鲁迅曾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想必这是对于他最好的写照。对于中国,他是民族魂;对于封建礼教,他是大无畏的战士;对于青年,他是值得敬佩的师长朋友;对于母亲,他是孝顺的儿子;对于妻子,他不仅仅是丈夫更是老师;对于周海婴来说,他还是儿子一生中最引以为豪、最值得钦佩的父亲。那一声“小乖姑”,蕴藏了绵绵的爱意。周海婴说:“我已经七十岁了。七十年来,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我父亲联系在一起。”试问骨肉亲情,又岂是生离死别所能够阻隔的?

  周海婴这一辈子一直坚持的,就是还原父亲鲁迅的本来面目,在真相稀缺的时代,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父亲是一个没有隐私的人,他的所有日记都一字未改地发表。作为鲁迅的儿子,我希望大家不仅研究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价值,更希望大家看到凡人鲁迅,生活中的鲁迅,那才是一个完整的鲁迅。”鲁迅资料的完整保存,周海婴的母亲功不可没。他的母亲是一个忠诚而又善良的女性,承受着各种压力,竭尽全力,小心谨慎地为后人保留住了鲁迅大批珍贵的手稿。

  《我与鲁迅七十年》贵在呈现真相,周海婴走的是一条艰辛的求索之路。这条路于其本人、其家族而言,是为了求得一种内心的平静;于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则是一种提醒,再也不能过度消费和工具化文学巨擘。鲁迅在《三闲集》里说过,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无聊。过誉不妥,过毁也不妥,我们需要真实的鲁迅。

  (《鲁迅与我七十年》周海婴著,文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