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地方戏曲品味地方文化
2011-03-29 23:43:2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铁森]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文化新闻*戏曲,我的挚爱

      3月27日,平江县长寿镇花灯戏剧团的农民演员来到田间地头,为乡亲们表演金奖剧目《敲紫金瓶》。农民自发组成的剧团在当地受到热捧。    徐典波 摄

  彭铁森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玩艺术和看美女一样,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我对地方戏曲的偏爱,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我常常对自己说,感谢从小就熟悉了的这种令人陶醉的方言,感谢使用这种方言的父老乡亲们留给了我许许多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感谢使用这种方言的区域在我记忆中拷贝了许许多多生动的画面和场景,感谢这一切使我走进了魅力无边的湖南花鼓戏,感谢湖南花鼓戏带我领略了各种不同地方戏曲的无限风采。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为了尽快地熟悉她,我就四处寻找属于她的地方戏曲。几场地方戏曲看下来,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特色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就有了粗略的了解,不亚于跑到地方史志办伏案数天。

  我常常对年轻朋友说:我教你一招,当你需要与异地的朋友交流时,如果你能穿插对当地戏曲的一点点了解,一点点剧情在中间,对方就更容易把你视为知己。可是,年轻朋友们做不到,他们很难走进剧场去看一场当地的戏曲。只是把我的绝招变通,改为看地方电视台的节目。

  当然,这也未尝不可,不过,得看你关注的是当地电视台的什么节目。一般说来,地方电视台特想向大台学习,很少用方言播出节目,更少用方言演唱。可是,地方电视台的栏目剧,却是精彩纷呈,因为这些栏目剧,基本上就是没有唱腔的地方戏曲。比如上海的《婆媳过招》,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冲》等等。

  戏曲怎么会灭亡?她以自己本来的模样,只是换了一件服装,正有滋有味地茁壮成长。

  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很有一些看不起戏曲,不屑从事。觉得太俗太土,我却认为,只有这大俗大土,才能与所谓的大雅大洋媲美。把他们认为的大雅大洋和大俗大土的艺术一块儿放到国外去,一定就倒了个个儿,不信试试看。

  有一个据说也搞过电视剧的人说,电视剧是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文学,不需要经验的,到街上随便找几个人侃上几天,一部电视连续剧就出来了。我一听,吓了一大跳,还真有敢胡说八道的人。这么说来,那电视剧是属于建筑部门管呢还是属于环卫部门管呢?不对,建筑和环卫也需要文化感觉。我还只是吓了一跳,有一位已成大师级的人物当场就反对:“我对目前一些电视剧没有文化的现象深恶痛绝!”

  没有文化的电视剧被没有文化的人制作出来,也有偶尔露面的可能,但没有文化的戏曲,就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因为戏曲没有办法像电视剧一样强塞给观众。也因为戏曲必须直面观众,没办法躲在屏幕后面,自己沉浸在“范进中举”的得意之中。

  地方戏曲正是用她那通俗浅显的语言,鲜明的人物,承载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观众,我欣赏这种以农家菜待客的方式。

  我的单位不在戏曲院团。30年来,一直忙于组织电视剧的生产,同时自己也从事电视剧剧本的创作。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如果我不涉足花鼓戏的写作的话,就难受起来,就像吃了几顿饭没有吃到辣椒一样。那种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借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人物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十分享受的过程。我没有想到过是不是有人排演,是不是能够获奖,只是全身心地享受着这个过程。

  一个农民,他不得不出去打工,不出去打工,家庭生活就不能与社会接轨。可他魂牵梦绕的,还是家里的那份田土。每次回家,都要急急忙忙地跑到自己的田土中间看一看,站一站,轻轻地拔去一根杂草,把一块小石头扔到田埂外面,有理没理挖几锄头——

  慢慢地,这农民外出打工的年头越长,思念那份田土的欲望就越强烈,回来的次数就越多。

  再慢慢的,这农民年纪大了,不想出去打工了,也许,这时候他也举不起锄头了,但他一定会搬一把摇椅,放到田间地头的树荫下,一边慢慢地摇,一边看自家和别家的丰收,听远处和近处歌谣,闻稻花和菜花的清香,想去年和前年的往事……

  (彭铁森,国家一级编剧。舞台剧《秋天的花鼓》、《老表轶事》获第十届、第十一届文华剧作奖,《走进阳光》获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并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