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三湘时评 > 正文
国产电视剧“大而不强”咋办
2011-03-27 00:18:0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四倍] [责编:周静] 字体:【

      国产电视剧“大而不强”怎么办?

  朱四倍

  去年我国电视剧产量约1.47万集,居世界第一。但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去年我国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达63亿多,创造的产值却不足17亿。如此比例,直观勾勒出我国电视剧“大而不强”的尴尬现实。

  电视剧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版图中的一个重要文化样态。但如此对比让看似“巨无霸”的电视剧行业有失颜面,也让“产量世界第一”的“标榜”显得徒有虚名,由此追问“好剧难求”背后的原因,显得颇为重要。

  一是电视剧自身的异化——从艺术品变身为“工业品”。如当下一些电视剧题材一会刮起一股穿越风,一会又是清一色的谍战系,植入性广告随处可见,一味考虑如何回笼资金、扩大回报,结果往往是把一部艺术品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工业品”。

  在过去那个没有电视的时代,台子上的戏曲、茶馆里的说书,反反复复影响着最普通的群众,通过穆桂英、包青天等的经典故事培养着人们忠孝节义、善恶有报的朴素价值观。当电视走入千家万户,电视剧也和戏曲一样,肩负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它是一个特殊的“家庭成员”,是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化观众的“文化陪伴”。而现实中,在消费主义裹胁之下,文化产品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正逼迫电视剧本身失去它的美学属性,艺术价值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当然,近年来涌现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也不少。如《士兵突击》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无处不在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奋斗》、《蜗居》等剧集大火,无不得益于它们或反映了某个群体的现实焦虑,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整个电视剧行业的风光,不能仅靠几部精品电视剧来支撑。树立电视剧文化独立的品格是满足公众期待的唯一选择。但愿我们能看到一个绮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