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湘剧《古画雄魂》韵味依旧
2011-03-22 23:19:0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本报记者 陈薇

  3月19日,省政府礼堂座无虚席。由长沙市湘剧院倾情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古画雄魂》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精彩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等省市领导与社会各界人士观看了演出。

  《古画雄魂》是我省湘剧界思想性、艺术性首屈一指的代表剧目,极具湖湘特色。该剧自2005年面世以来,共演出200多场,观众达10万余人,并先后荣获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和八个单项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还应中宣部邀请作为全国4台地方戏曲剧目之一进京向党的十七大献礼演出。在2010年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古画雄魂》夺得“文华优秀剧目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三十台之一,实现了长沙入选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零的突破,在长沙市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11年6月份,该剧将参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十台的评选活动。

  在目前湘剧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形下,《古画雄魂》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闪光点。

  剧情取胜:“小人物”有“大义”

  《古画雄魂》由国家一级编剧陈义平执笔,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湘中某城市修补古画的“裱画圣手”水天熊与鉴别古画的“鉴画圣眼”关隘雄为保护国宝,尽释前嫌,联合起来智斗日寇,最后以身殉国的故事。

  陈义平告诉记者,作为编剧,他着重表现的是 “小人物”舍生取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概,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给观众以精神上的熏陶。这部戏已经演了快6年了,大的框架并没有改动。只是在人物的对话上进行了改进,将人物个性刻画得更加生动鲜明。

  湘剧不同于花鼓戏等其他湖南特色地方戏,湘剧中演员说的是湖南的“官话”,而花鼓戏里说的是“土话”。相对来说,湘剧更注重特定的人物讲特定的语言。《古画雄魂》里的这些社会底层人物所说的话要与其身份、其生活的环境吻合,观众才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湘剧。

  众星云集:表演精湛,唱腔优美

  《古画雄魂》剧情曲折,唱腔也一反传统湘剧的高腔特色,选用了弹腔。弹腔的特点是近于口语似的旋律,十分优美。它的“说唱性”十分符合剧中人物的市井风味。

  该剧汇集了长沙市本土艺术精英,主创人员均是国家一级专家。主演曹汝龙是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我省唯一“文华奖”、“梅花奖”双奖得主。他饰演的水天熊生动不失幽默,虽贪小便宜却能在重要关头以民族利益为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记者问他如何把握角色时,曹汝龙很肯定地回答:“爱国。水天熊的爱国情怀使他平凡中透露着伟大。”

  此外,《古画雄魂》的舞美设计非常大气精彩,既有静谧的月夜,也有血红的圆日,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急骤,都给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视听享受。

  观众满意:原汁原味,相当韵味

  许多观众都是冲着湘剧来的。“我就是长沙人,只要有湖南的戏,我总是来韵韵味。”观众李先生说,“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讲出来。讲的虽然都是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但却折射出战争的一个侧面。”

  70岁的萧大爷是铁杆湘剧迷,当晚他早早就来到了剧院。他对《古画雄魂》的评价很高:“故事主题思想好,从小故事写民族大义;演员演得到位,声情并茂;唱得好,这出戏唱的是弹腔,弹腔我听得少,更感觉到别有风味。”

  好的艺术总会有人欣赏。湘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传承、创新,只有在创新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记者衷心祝愿湘剧的舞台能够不断扩大,湘剧能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