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地方戏:湖湘文化的瑰宝
2011-03-22 23:10:3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迟美桦] [责编:蔡矜宜] 字体:【

 

  本报记者 迟美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生出一方戏曲。

  素有戏剧大省之称的湖南,现有湘剧、祁剧、辰河戏、常德汉剧、荆河戏、巴陵戏、湘昆、花鼓戏、阳戏、花灯戏、苗剧、侗戏等19个地方戏剧种,这些剧种既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湘文化的瑰宝。

  前世:繁花似锦

  湖南的地方戏曲有过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长沙作为湖南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是湖南地方戏曲辉煌历史的集聚地。

  “上个世纪50年代最辉煌的时期,以坡子街为中心,南至劳动广场,北至中山路,东到蔡锷路,10多家大的正规戏院和30多个临时搭建的戏台子交相辉映,湖南各种地方戏曲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住在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的那些老戏迷回忆。

  那时,湖南各地的戏班子云集长沙,坡子街火宫殿有各种戏剧上演。它对面的湘江剧院有京剧演出,附近的育婴街里有个新舞台,当初专演花鼓戏。解放初期渔塘街里有个兰陵剧院(后改名为解放剧院),湘剧和花鼓戏在这里常有演出。天心区的劳动剧院、湘春街的群艺戏院、中山路的民众戏院、五一广场位置的文华剧院、以及三兴街口的湘春园、贾谊故居附近的楚南戏院等一大批戏院剧场,每天都吸引了大批观众。

  老戏迷们说,有时候一出戏演三四百场,还是一票难求。 一双皮鞋换戏票的事都发生过。

  现状:日益萎缩

  据全省地方戏调查数据显示:祁剧现存专业剧团有9个,是1983年时的30%,而尚能坚持演出的只有湖南省祁剧院、衡阳市祁剧团、祁阳县、祁东县和永州市冷水滩区祁剧团等五家。曾经极为兴盛的花鼓戏也只保留了11个剧团。其他剧种的情况更加令人忧虑:侗戏已无专业剧团;苗剧虽有花垣县苗剧团的牌子,但现在以演民族歌舞为主;巴陵戏、荆河戏、湘昆、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7个剧种都各只存有一个专业剧团在艰难支撑。一些剧团的演出活动日少,剧目贫乏、地域范围日窄、剧种特色乏善可陈,衰落的表征十分明显。伴随着剧团或解散或合并,演员或转行或退出,某些剧种处于濒危状态。

  在长沙,原有的10多家正规剧院,现在仅存坡子街湘江剧院。戏院没了,专业演员剧减,就连观众也少之又少。著名湘剧老艺术家、长沙市湘剧院院长曹汝龙告诉记者:目前,在市湘剧院,演员方面不担心,已有几名后起之秀成长起来。但湘剧的导演、舞美、音乐、编剧等方面的人才总是我心头之忧。以《古画雄魂》为例,编剧陈义平65岁了,舞美徐兴嘉63岁了,导演黄国强63岁了,作曲王守信66岁了,配器李永智63岁了,这些戏曲创作人才年岁都不小了,但没有了接班人。湘剧编创人才正面临断层危机。

  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邹世毅多年以来致力于地方戏曲研究,他提供了一组数字:最近20多年来,湖南戏剧表演芙蓉奖已评8届,评出的获奖者50余名,3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13名,占总数的26%。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优秀中年演员,在近年内已全部退休而离开舞台,20多年前的优秀青年演员目前也多数年过五十,舞台上的光彩早不如昨。

  邹世毅认为,戏曲的不景气,戏曲演员的成才艰难和素质要求的综合全面都是客观原因。但戏曲事业的前景模糊,使有所抱负和全面素质较高的学员,宁愿从事其他职业而不愿从事戏曲都是不争的事实。艺术学校招不到素质好的学生,培养出的有点能耐的学生又大量改行,留在戏曲团体中的青年人蹉跎度日,练功懈怠,很难成才。这种青年戏曲人才培养链条的缺失,形成了恶性循环圈,是制约地方戏曲发展的瓶颈,更是戏曲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

  从2004年起,各级政府实施“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资助策略,让戏曲团体的演出成本得到了部分补助,提高了戏曲演出的积极性。随着“五下乡”活动的连年开展,戏曲演出的下乡成了“五下乡”的演出主体,市、县级戏曲剧团以增加到农村演出来弥补经费的严重不足。这些剧团常演的场次最多的剧目,基本上就是“一年四记”(湘剧的说法,指常演的《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和《金印记》)式的传统戏,很少新编的古装戏和现代戏。有些新创作的剧目,虽然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获奖,却很难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保留剧目。

  前景:创新求活

  湖南的地方戏曲走到今天,似乎步入进退两茫茫的境地。所到之处所访之人,他们大多归结为政府扶持不力、现行体制不合理、电视网络冲击等等。但部分业内人士却有一个共识:创新才有出路。

  、钟宜淳:“我对花鼓戏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有湖南人的地方,就会有花鼓戏,它不会消亡的。”这是80岁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钟宜淳接受采访时反复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坚持的一个信念。

  她说,地方戏不景气,要多找找自身的原因。一些剧目质量不高,一个调子老到底,没有什么改革创新。一方面我们不能丢掉传统,另一方面,戏曲必须要改革,要适应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那个慢条斯理、迈着方步“特、特、特”,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听。有次到农村去,乡亲们对我说,你们“公共大戏台”千万不能落幕啊,我们现在都不打麻将了,都来看“公共大戏台”了。这就是一个文化领域占领的问题。年轻人看见戏曲就换频道,我们中老年人看到选秀节目也换频道。就是说,你们有那一方土地,我们还有这一方土地,合起来是一个大土地,就是我们的文化。

  彭铁森: “戏曲活得好好的。”

  国家一级编剧彭铁森,他主创的舞台剧本《老表轶事》、《走近阳光》、《秋天的花鼓》等,获得了多项殊荣。他是我所见过的对地方戏曲前景最乐观的人。他说:“戏曲活得好好的,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活法。比如说花鼓戏,当年的”杨五六“,现在的《一家老小向前冲》,不都是没有唱腔的戏曲吗?电视机前的观众,不是看得有滋有味吗?”

  他说,要说戏曲出了问题,倒是更应该在主创人员、专家们和领导者身上找原因,为什么总是要求大题材,大思想,大手笔?观众们觉得好看的东西才是我们需要做出来的东西!

  彭铁森说,花鼓戏的音乐真是一个宝库。湘籍歌唱家吴碧霞早就把《洗菜心》唱得让全国人民倾倒。另一位湘籍歌唱家刘一祯出了个专集,全是花鼓戏音乐,好听得不得了。前段时间去北京,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对我说:“你们湖南的花鼓戏好听得很,我放给你听!”放的就是刘一祯这张专辑。他还告诉我,好多的出租车司机都有一张刘一祯专集。可见,戏曲并不缺观众,关键看你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