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走马楼三国吴简书写长沙地方史
2011-03-19 00:51:37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国斌 梁笑 杨眺] [责编:蔡矜宜] 字体:【

     3月14日,来自日本的吴简研究专家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对吴简进行研究。  本报记者郭立亮摄

 

     3月14日,来自日本的历史文化学家在长沙简牍博物馆考察交流。   本报记者郭立亮摄

长沙简牍博物馆出土简牍陈列展。 本报记者郭立亮摄

  1996年,在长沙走马楼的一口古井,出土了14万余枚三国吴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荣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誉为“中国历史文献第五次大发现”。

  长沙简牍博物馆原馆长、亲历走马楼吴简发掘的宋少华回忆当时的情形,仍然不能平静。“当时施工机械把古井的北半部挖掉,当做碴土运到垃圾场,考古工作人员闻讯后,赶到十里之外的建筑垃圾场,在方圆几里的范围内,采用开探沟的方式搜寻,最终找到了散乱的吴简。”宋少华表示,吴简是长沙郡临湘侯国地方官府的行政文书,涉及户籍、赋税、徭役等内容,是极为重要的文献。

  记者了解到,目前14万枚吴简的清洗、脱水、入库等科技保护和科学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字迹清晰的7.7万枚已经科学保护并入库保存,2万多枚有字痕的,也进行了妥善保管。吴简的释文、发表、出版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将分为10卷出版,已出版了4卷,所有出土的吴简资料将全部公开,以供学界研究。3月15日,由长沙简牍博物馆承办的中日长沙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日本长沙吴简研究会”、“北京吴简研究会”和“长沙简牍研究会”的40名专家学者参会,梳理近年来吴简研究成果。

  日本学者注重研究形制

  走马楼三国吴简出土后,日本学界意识到其重大价值,马上成立了“日本长沙吴简研究会”。大阪教育大学教授伊藤敏雄告诉记者,目前该学术团体有专家学者22人注册为会员,每年定期访华与长沙简牍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

  伊藤敏雄说,古代史中关于某个地区的详细记载并不多见,而吴简数量达14万枚,对基础行政、赋税缴纳等内容的记载,很多是传世文献中所没有的,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引起日本学者的浓厚兴趣。伊藤敏雄告诉记者,日本学者在研究中,比较注重实际调查,对简的形制、存放的空间环境等比较关注。日本学者发现,过去简牍研究的方法,只利用那一部分能够作为研究史料的简牍,而对其他的简牍或简牍本身相关的问题则置之不理,于是他们从简牍本身入手,从记载样式(书写格式)、出土地点(包括原简编号顺序)、书法笔迹、书写材料、木简形状、简牍内容等角度,对断简零墨进行集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说,相比国内学者注重对所载内容的研究,日本在古文书学方面有很深的学术传统,他们把这种传统推广到了吴简研究中。侯旭东表示,通过对形制的研究,揭示其固定的记载样式,对于简牍文本整理、简牍缀合、文书整理均具重大价值。

  复原工作是研究的基础

  现在看到的吴简是一片片的,其实原来都是一册册的,每一册中内容有所联系。由于出土时,一部分遭到施工机械的严重破坏与扰乱,失去了其原始的堆积状况与叠压层次;幸存于古井中的,也因装帧线腐烂、挤压、发掘时的分区揭取等原因,存放的顺序被打乱。经过最初聚焦简牍内容后,现在吴简的复原工作得到重视,中日学者都在尝试恢复其本来的顺序。

  宋少华说,复原册书是吴简研究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复原后,简上的内容系统化,提供的信息就不只是单个简的累加,将揭示出当时的基层行政体系,比如户籍,是哪年编的,乡有多少人,里有多少人,每个家庭户主是谁,有哪些成员,一目了然。

  历史文献记载的基本核心都是围绕中央政权,虽对郡县的名称、位置、人口等有所提示,但是具体到区域的情况,就语焉不详了。侯旭东说,以前是把吴简作为资料印证文献的记载,后来认识到吴简本身其实是独立的资料,它记载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文献里没有提及的。以一个县为中心来记录,这些鲜活资料中,有大量的人名、地名、小吏等,是以前所未见的。“传统研究是从中央看地方,吴简开创了从地方看中央的研究方式,将推动史学研究的转向。”

  书写一部详细的地方史

  长沙被誉为“简牍之乡”,自1951年开始,陆续出土了战国简牍、西汉简牍、东汉简牍、三国简牍。时至2010年6月,1万余枚东汉简牍再度惊现长沙,被专家认为填补了中国重要历史时期的空白。目前,长沙出土简牍总数近20万枚,占全国的50%以上。古城长沙成为中国出土简牍最集中、数量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的地区,书写了一段简牍的传奇史。

  侯旭东表示,三国吴简上承两汉,下启两晋,如果把出土的简牍全部整理完,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长沙早期的历史,有一个非常大的推进,可以书写一部详细的地方史。届时,古长沙的面貌,大到社会运转、自然环境、生产情况,小到家庭人口、赋税徭役、邻里关系,都将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

  专家表示,虽然对于三国吴简的研究从未停止,但是新材料和新发现的产生,值得研究的东西有“七万页的书,没有页码,没有整理”,目前研究都只属于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如简中大量出现的“丘”的特点;文书里出现的几十个乡,是否都属于临湘县管辖;关于余力田、常限田、火种田等田土性质,等等,仍有很大分歧,综合深入的探讨,尚待时日。

 本报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梁笑 杨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