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深读 > 正文
湖南日报网络版开通
2011-03-01 04:16:4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权 周静] [责编:周静] 字体:【
     本报记者 张权 周静
     3月1日,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湖南日报网络版(以下简称网络版)正式精彩亮相,这标志着湖南日报新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从此搭上了连通世界的“网络快车”。这是党报在网络时代转型的关键一步,顺应了“报网融合”这一新闻传播以及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现在只要你点击湖南日报网络版或hnrb.voc.com.cn,看到的不再是单一固化的“电子版”形象,内容上,也不再是报纸内容的翻版,而是用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语言进行表达,突破了传统的网络版等同于“报纸+网络”技术的理解,实现了从形式向实质性内容的转变。
     在版面设计上,网络版界面的设计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网页内容易于阅读,并借鉴了报纸的手法,充分地运用“版面语言”,凸显了文字、色彩、图像、动画多种元素综合而成的美感。
     在栏目设置上,网络版保留了湖南日报这些年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诸如“三湘时评”、“投诉直通车”等,同时结合今年湖南日报的“扩版提质”,相应设置了“今日视点”、“民生热线”、“特别关注”等栏目, 按照新闻“三贴近”原则,着力突出党报特色,以区别其它的地方网站和综合性门户网站。
     除了视觉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网络版在内容的呈现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充分依托母报——湖南日报的优势,将时政新闻尤其是政策性新闻作为招牌菜,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并发布,彰显主流媒体的风格。同时,作为机关报,它在新闻的采用上十分严谨,从而确保了内容的可靠性。作为一份扎根湖南的“老”报纸,湖南日报建立了广泛的社会联系,尤其是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通讯员队伍,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贴近性信息。作为依托母报发展而来的子媒体,网络版汇集湖南各市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最新信息,它将是以新闻为依托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平台。
     其次,语言更接“地气”。长期以来,党报在新闻报道上有其一定的规律,但随着时代在变,新闻报道也在变。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老百姓的呼唤。虽然网络版上稿件来源于湖南日报,但内容的呈现决不是沿用报纸语言,而是用更加鲜活的网络语言对内容“精雕细琢”,更加适应网民的阅读习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接“地气”才能有“底气”。
     而为了加强与网民的互动,网络版还设置了“社长、总编辑会客厅”、“一拍即合”、“历史的天空”3个栏目。
     “一拍即合”,主要是征集网民或者摄影爱好者随手抓拍的一些有新闻性、冲击力强的照片。
     “社长、总编会客厅”栏目的设置既能诠释作为党报一直坚守“开门办报”的理念,又能展示新时期作为省内主要媒体的领军人“迈开双腿走下去、打开大门请进来”的亲民风采。欢迎网民朋友对党报的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更好地突出党报办报理念以及提升党报品牌,“历史的天空”栏目,主要是展示有着62年办报历史的湖南日报的光辉历程。许多人或许都了解,现在湖南日报的报头是毛主席题写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一共为湖南日报报头前后3次题字。
     “历史的天空”这个栏目不仅要展示党报形象,更要体现党报的服务特色。目前,湖南日报正准备将办报62年来出版的报纸、号外通过数字化处理也上网“晒一晒”,届时,网民在这里可以回溯湖南的发展脉络,寻找记忆深处的大情小事。
    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
     报网融合不是“1+1”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报网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互动,收到“报网双赢”之效。
     尽管从目前报业试水新媒体的实践看,大多仍在尝试探索阶段,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功者为数不多,但这打破了过去“报网同质化”的现状, 从已开通的网络版来看,目前它只是一个信息延伸的平台,但终于迈出了走向“报网融合”的第一步。
     目前的网络版主要呈现几个主要特征:
     内容的提质与延伸。在新闻来源上,网络版虽然只选取湖南日报的稿件,而不像其他网站那样有不同的新闻来源,但“术业有专攻”,网络版要利用党报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使报道在内容上提质与延伸。在报道时政新闻,尤其是一些政策性新闻时,加强解释性报道,即,将政策出台的有关背景情况、及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予以介绍。同时,还利用网络语言建立相应的链接,如过去关于此方面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专家评述、百姓反馈等。利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传统联系,定期请有关人士(包括官员和专家),就新出台的政策,或某一时期的热点问题,与网民进行实时交流,加强沟通。
     思想理念的整合。除报道内容外,报网互动思路还体现在新闻采编管理上,最大的变化是将网络因素纳入采编管理和记者考核中。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董岳林介绍说,网络版的推出就是鼓励记者多写稿写好稿,好稿的标准之一是网站转载率高,被转载、被重要网站转载、被重要网站转载在首页甚至头条,都有相应奖励。这样,党报的影响力就会得到提升,党报的品牌会进一步得到彰显。
     信息资源整合。传统报纸由于受到版面限制,会有大量的、较好的信息无法发布,而网络海量存贮的特性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此,将网络版作为报纸的补充和延伸,必将获得大量的读者,从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时尚的、充满活力的党报。同时,多样化的、便于查询的信息资源也可以吸引各层次的网民。另一方面,网络版可达到的时效性也是传统纸质版所无法比拟的。
     品牌资源整合。有着62年办报历史的湖南日报,有比较固定的读者群,形成了良好的品牌资源。而这一品牌同样也是其网络版的宝贵财富。通过网络和传统纸媒相互推广,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品牌互补的力量。
    从“一条假新闻”谈起
     很多读者或许还记得,前几年国内部分媒体报道了一条新闻——“《纽约时报》将停止印刷版”。虽然最终证实这是一条假新闻。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的思考,业内却从未停止。
     早在2001年,湖南日报就开始了新媒体探索之旅——湖南在线新闻网站应势而生,其起步在全国具有先发优势。2006年,华声在线新闻聚合网站在北京应运而生。2008年,两家网站再次整合,迁址“新家”,华声新媒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在党报的品牌和资源支持下,目前,湖南华声在线(原湖南在线)已成为一个以“华声”品牌为依托,覆盖网络、杂志、报纸、手机、户外显示屏的跨媒体、跨地区的新媒传播网络。
     既然湖南日报在探索全媒体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何还要在网络上开通湖南日报网络版?
     首先,社会公众有塑造纯净信息平台的需求,目前,网民获取信息的平台主要是一些综合性的商业门户网站,此类网站大都没有新闻采集权,依靠的是信息的集纳和汇总,同时,为了吸引点击率,一些商业网站的信息有时“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党报的网络版能够提供优质的信息空间。
     其次,一直以来,公众对党报的接触率不高是党报在竞争中遭遇的短板,而这一点也制约着党报成为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党和政府的平台。党报要扩大影响力,首先就要在公众中保持较高的媒介接触率。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这一点成为可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
     湖南日报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说,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对党报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通过多种形式去拓宽传播渠道,党报才能赢得更多的受众。从来没有新媒体,只有不断创新的媒体。湖南日报网络版的亮相是党报寻求改革的重要举措,必将在湖南日报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年11月成立的湖南日报网络传播工作室,从3月1日开始,每天负责将党报上的精彩内容以及相关栏目稿件刷新到网上,因此它不仅是当天整张报纸的精华,而且新鲜热辣,时效性也非常强,保证了许多早起的网民能在第一时间读到,它“脱胎于报纸,又不同于报纸”,主要内容虽然来自于报纸,但又是对报纸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这是一次我们从未体验过的新尝试。党报得天独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赋予党报网络版优质的品牌和信息资源,配以准确的目标定位和贴近读者的内容设置,再加上亲切鲜活的编读互动,一种报网互动的新模式正在渐渐清晰起来,这将是推动党报进一步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