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声在线 > 湖南日报网 > 湘江副刊 > 正文
白求恩和爷爷奶奶的故事
2011-02-24 13:27:09 [作者:陈湘] [责编:蔡矜宜] 字体:【
      白求恩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白求恩精神感动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白求恩于我家,还有更深的情缘。因为我爷爷就是白求恩救治过的无数伤员中的一员,我奶奶是白求恩培养的战地医护人员中的一员。
     爷爷陈炎清1929年参加革命,参加过长征。爷爷在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一营三连任指导员。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在河北平山县一带抗击日军。
     1938年,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肩胛骨打进,他当即晕死过去。他后来回忆说:“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醒了。身体被纱布裹缠着,两条腿怎么也动不了。我看到身边围满了人,其中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外国人。他打着手势,翻译告诉我大夫的意思,由于负伤昏迷时间长,天寒地冻,脚趾血管的软组织受冻坏死,需要马上动手术,以保全下肢。”
     后来,爷爷才知道,这个外国人是白求恩大夫,是八路军中最好的外科医生。乡亲们用担架把爷爷抬到位于山西五台县耿镇松如口的白求恩医院。白求恩亲自主刀为爷爷做手术切除脚趾。没有麻醉剂,爷爷痛得汗如雨注,但咬牙忍住,一声未吭。手术做完后,白求恩大夫伸出大拇指,赞扬爷爷十分坚强。
     一年多时间里,白求恩大夫天天亲自给爷爷换药,查看伤口情况。经白求恩大夫精心医治,爷爷伤愈出院,临行前,白求恩大夫对他说:“肩胛骨里的子弹暂时无碍。现在,医疗条件简陋,又缺少药品,待以后条件好了再做手术吧。估计这颗子弹30年左右才会移动位置,不会有生命危险。”
     就这样,爷爷带着体内那颗子弹,又参加了无数次战斗。直到32年后的1971年,这颗子弹游走到背部,用手都摸得到。在163医院,爷爷动手术取出了这颗子弹。爷爷和在场的医护人员对白求恩大夫当年的诊断由衷地佩服。这颗子弹,爷爷用红绸包裹着,一直带在身边。睹物思情。这是对白求恩大夫永远的纪念。
     奶奶方岩青年时代在师范读书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一家三姊妹同时弃笔从戎,传为佳话。
     奶奶1937年12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9年9月,时年20岁的奶奶成为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第一批军医学员中的一员,并被分配到医生班学习,成了白求恩大夫的学生。
     当时,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军区医院工作,兼任军区卫生顾问和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名誉校长。他时常到学校上课,帮助八路军培养外科医生。虽然学校不是医院,但前线也会将部分伤员送到学校来进行救治。每当遇上,白求恩大夫立即通知学员,赶紧去现场观看手术过程,组织学员上临床实习课。
     第一次上临床实习课的情景,奶奶记得最清楚。她说:“手术前,我们围着手术台站着。我个子矮小,站的位置靠后。白求恩大夫怕我看不到,用手势让我往前站。手术结束后,不顾辛劳,通过翻译人员,立即向学员们讲解手术的流程和关键点。”
     奶奶还回忆道:“白求恩大夫个子挺高,说话声音洪亮,和蔼可亲。上临床课,我总是尽量站在离手术台最近的地方,可以看得更清楚。白求恩大夫工作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十分感人。医院的病号分散在方圆百里地的各个村庄里,白求恩大夫都要亲自去看,有重伤员他都亲自处理。”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不幸逝世。1940年1月,为纪念白求恩大夫,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晋察冀军区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40年2月,奶奶和她的42名同学毕业,成为八路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白衣战士。每次回忆这段往事,奶奶都感到无比自豪,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我们当年的理想都实现了。”
     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一个战斗英雄认识了一个女医生。这就是爷爷与奶奶的“战地爱情”。
     他发现个子矮小、白衣素裹的她工作中麻利又细致,日夜守护着受伤的战士,伤病员喜欢她,他也喜欢她。他请文书以他的名义给她写信,她对他也心生仰慕之情,经过他的病房时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她希望他要自己学着写信,提高文化水平,但她没有等到他自己写的信,3天后她成了他的新娘。没有鲜花没有仪式,连天烽火是他们婚礼的礼炮。他和她成为了我的爷爷奶奶,那是1939年。
     后来,奶奶调到爷爷所在的部队当医生,和爷爷一起并肩战斗了大半个世纪。解放后,奶奶成为吉首军分区第一任卫生所所长,爷爷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晚年,爷爷写了一封近万字的长信。信的首页是这样写的:“我的革命回忆录——方岩同志留存。”这是爷爷留下来的唯一的文字。是给奶奶的,也是给我们的。
     回忆这段往事,奶奶总是说:“白求恩大夫是我们家的恩人啊!”